鞋子過敏 遇水易發病


疹子長於腳背,可知過敏原來自鞋面。
照片出處:林仲醫師

台灣地區,對鞋子過敏的人日益增多,這跟現代人穿鞋子的機會越來越多,穿鞋子的時間越來越長,且每個人所擁有的鞋子越來越多有關。

現代鞋子的材質多樣,一雙鞋子所含的化學物質數以百計,但最常令人過敏的過敏原來自於皮革、橡膠及黏膠。

或許有人會懷疑皮革是天然的,怎麼可能讓人過敏呢?有人還特地捨棄塑膠拖鞋,買真皮拖鞋來穿。其實皮革須經鞣製,將會腐爛的生皮轉為質堅安定的熟皮,才能為人類所利用。現代製革多使用含鉻的鞣劑來鞣皮,鉻即是個常見的過敏原,還有皮革須染色,染料也能讓人過敏。

橡膠對於鞋子的重要性不用贅述,鞋子的鞋面、中底與外底等三大結構都可能用到橡膠,還有台灣人喜歡穿橡膠拖鞋。另外現代製鞋工序要組合鞋子,黏膠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縫線已退居其次。現在要找到不用橡膠與黏膠的鞋子大概很難,連手工縫製的皮鞋其內裡與襯墊都可能用到橡膠與黏膠,無怪乎橡膠與黏膠在鞋子過敏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對鞋子過敏的病人常是穿新鞋過敏,筆者另外觀察到的一種情況為,許多病人往往平常時候穿鞋子沒事,一旦鞋子被雨淋濕,或是洗澡、洗衣、拖地時,拖鞋被水浸濕,病人就發病了。

鞋子過敏「遇水則發」的原因乃水促成鞋材的化學物質釋出,讓皮膚得以接觸過敏原,引起過敏反應。還有皮膚潮濕的時候,過敏原容易穿透皮膚,也容易引發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

由此可知腳多汗的病人較常人容易對鞋子過敏,當然整天穿著包鞋的人,因鞋子不透氣加上腳流汗,讓腳整天處於濕熱的環境,對鞋子過敏的機會都會增加。

對鞋子過敏所引起的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長於腳何處,要依過敏原位於鞋子的那一部位來決定,但臨床上較常看到的地方為腳趾頭背面,還有大腳趾的前頭與外側,因這裡是皮膚與鞋子摩擦最激烈的地方。由於腳縫的皮膚不會碰到鞋子,所以對鞋子過敏時,腳縫不會發病。如過敏原在鞋墊,那濕疹往往局限於腳底。

對鞋子過敏的病人經常被醫師誤診為香港腳或是其他不相干的疾病,解決之道唯有醫師提高警覺,當腳有皮膚病的患者來就醫,如果發現病人的腳縫沒有疹子,以及疹子長於腳部皮膚碰觸鞋子的地方時,即要將鞋子過敏考慮在內,如此相信應有更多的病例被發現。

另外須跟鞋子過敏分辨的皮膚病為青少年足底皮膚病。青少年足底皮膚病常出現在腳的前端,腳縫的皮膚也正常,此兩點特徵與鞋子過敏類似,有時兩者很難分辨,鑑別診斷必須靠醫師的經驗。

解決鞋子過敏的根本之道是不再穿含有過敏原的鞋子,否則醫師再怎麼治療,效果都有限。由此也可知長於腳部的皮膚病如果藥物的療效很差,纏綿難癒,醫師不要忽略了「鞋子過敏」這個皮膚病。

一般而言,筆者的病人知道病因後,大都能找出引起過敏的鞋子,也能找到不會過敏的替代鞋子,有些病人甚至只要保持鞋子與腳乾燥就不再發病。國外有文獻提到鞋子的過敏原會滲入襪子中,而且洗不掉,所以病人不止要換鞋子,連穿過的襪子都要全部換掉。

【2008/09/16 聯合報╱林仲/北市林仲皮膚科院長】

本文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熱門文章

最新留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