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發放消費券來救經濟,但民眾如何避免在救了經濟同時,害了地球環境?環保團體14日召開記者會,提出「三不三要」的綠色指南,呼籲民眾在日常消費方面,不要額外增加消費;另外,不要購買一次性產品、不買汽車等。「三要」則是要投入在地消費、要把商品的環境衝擊考量在內、要支持各種公民團體、獨立媒體等。尤其後者,不但能抵稅,還能為環境發聲、關懷弱勢。
綠黨秘書長潘翰聲指出,消費券不是政府發給人民的紅包,因為舉債發放,未來還是要由人民償還,因此建議用在原本便需購買的民生用品上,將省下的錢轉為儲蓄,避免盲目追求促銷活動。實際上,根據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的調查顯示,在無需自行補貼的前提下,有六成的民眾會以「民生用品」為考量、八成的民眾會使用在「原本就打算要消費的項目」。
潘翰聲強調,購買當令的有機蔬果是很好的選擇,因為在跨國企業或連鎖商店消費,都是由外國股東獲利,而支持在地經濟是購買碳足跡較少的商品,還能響應抗暖化的潮流;此外,考慮社會文化的影響,支持公平貿易商品也是很好的選擇,例如公平貿易咖啡。在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調查中,顯示民眾將自行補貼購買「家用小家電」與「3C通訊或電腦類產品」的購物排序大幅上升,對此潘翰聲則是提醒民眾,需要審慎檢視需求,切勿盲目購買,因為根據資料顯示,每年的電子廢棄物有3,000萬噸,而在全球化的影響下,污染都轉移到第三世界國家。
另外,針對消費券使用問卷調查中,「無論是否自行補貼費用,『旅遊』都是超人氣」的調查結果,國立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李堅明表示,大多數觀光資源,如森林與海洋資源等,都有碳匯(carbon sink)效果 ,如果觀光活動破壞觀光資源,將不利全球暖化減緩。在交通工具、餐飲上的小細節,可參考「三不三要」原則,或選擇「環保旅館」等,都是對環境友善的消費方式。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也表示,新生兒雖能支領消費券,卻從一出生便已經揹負58萬的政府負債,「非常不划算」。看守台灣協會研究員謝和霖呼籲民眾,拒絕盲目消費,才不會加速破壞環境,讓未來世代要面對許多前人留下的經濟債、環境債。 (環境資訊中心易俊宏報導)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