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昨天(9/9)記者會表示,台灣人肉食量已超過身體需求量的3倍至7倍,導致成年男性中,兩人就有一人肥胖,女性三人就有一人肥胖,肉食過多,也造成密集飼養,對環境造成衝擊。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呼籲台灣民眾莫再以大烤特烤、過度肉食迎接中秋,多以蔬食代替肉類,讓肥胖、三高、癌症遠離人類,減少動物犧牲、拯救地球。
根據衛福部2013年公佈「2005-2008年期間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發現,台灣人攝取來自蛋白質、脂肪的熱量比例太高,每人每年吃進的肉魚蛋奶類和油脂類越來越多,且份量都超過飲食指南建議量,其中豬肉類及其製品吃的最多,而且情況越來越嚴重!
圖: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因為過度肉食,畜牧生產越趨大規模、集約化。小小台灣島上,除2,300萬人口外,每年還飼養、屠宰約3億8千萬隻畜禽。集約畜牧使得預防性及治療性投藥成為常態。根據食藥署「市售畜禽水產品中動物用藥殘留監測」,在100-102年間,抽驗產品不合格率將近一成,代表民眾每購買十樣畜禽水產品中,就可能有一樣藥物殘留不合格,如此藥殘比例令人擔憂。
圖: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對民眾來說,雖然友善畜產品的單價可能較高,但攝取合理、較少的肉量,支出不會更多,還可以赚到健康;對農民而言,全民減少肉食,雖然需求量減少,但品質提升、售價提高,實是雙贏。且畜牧總量下降,也能減少廢水、禽畜糞等廢棄物、臭味處理成本,及降低碳排放,實是多贏的政策。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呼籲行政院應邀集衛福部、教育部、環保署及農委會等相關部會,從國人飲食、健康風險、環境品質與畜牧永續等角度,重新檢討「糧食、食物或畜禽水產」生產與管理政策,而疾病防治、健康、飲食、營養或食農相關教育則應以促進國民減少魚肉類之攝取、增加蔬果穀類均衡飲食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