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當天,台北中正紀念堂有一場「讓愛上餐桌」活動,吸引600多個家庭參加,在全家人共同彩繪每家各自的桌巾後,一起享用周末午餐,頗有「辦桌」的味道。
電視新聞記者採訪現場民眾問到家長:你多久跟他們吃到一頓飯?孩子開玩笑地回答:一年!爸爸在旁接話說:你亂講~~~~
另一個平常沒空開伙、當天爸爸還是缺席的家庭受訪時,記者問:該不會只有年夜飯才聚在一起吃吧?民眾答:嗯~~對!
活動是由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簡稱全家盟)舉辦,這是他們今年發起的「讓愛上餐桌」運動,5/15是「世界家庭日」,所以趁機舉辦大型宣傳活動。
在活動舉辦之前,爲瞭解台灣現今家庭共餐情況,全家盟事先進行了「家庭共餐」問卷調查,共完成1,239份,調查結果發現:能夠「每天家庭至少共餐一次」的比率只有49%,對目前在家用餐滿意的是55%。
而無法共餐的原因,從過去印象中因為大人晚歸,已經逐漸轉變為大人及小孩都晚歸,而小孩晚歸的理由多數為在學校夜讀、上安親班或補習班。雖然高達92%的大人贊成「家庭共餐」是一項重要的家庭教育,但邊用餐邊看電視的比例非常高,完全不看電視的家庭只佔13%,顯示用餐品質亟待改善。
還記得多年前曾經聽過「爸爸回家吃晚飯」的口號嗎?如今,這個運動的口號已經變成:「讓孩子回家吃晚飯」!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但現代家庭關係已經越來越疏離,許多調查報告都在提醒大家,家庭這個基礎如果持續被動搖,社會也將受到巨大的衝擊。
你知道嗎?5/15是聯合國「世界家庭日」, 1989年聯合國通過決議,宣布1994年為「國際家庭年」,並訂每年5月15日為「世界家庭日」,目的在提高各國政府、決策者和公眾對家庭問題的認識,促進家庭這一社會基本單元的健康發展。
聯合國還為每年的「世界家庭日」訂定主題,以便各國圍繞這一主題開展各種活動。1994為「家庭:變化世界中的動力與責任」,2008為「父親與家庭:責任與挑戰」,2009是「母親與家庭:變化世界中的挑戰」,今年則為「愛滋病毒和愛滋病對家庭幸福的影響」。
爲什麼要努力捍衛家庭的價值?讓我們來看一些研究報告和統計數字:
根據美國家庭聯合會統計:77%的青年因為家庭原因而走上偷盜、吸毒、打架鬥毆等歧途。1960至1995年,無父母照管的青少年所從事的暴力犯罪活動,增加了7倍。
台灣,家扶基金會調查指出,12至26歲的經濟弱勢家庭青少年中,高達83%有不同程度的情緒困擾,約65%表示與家人關係疏離。家人支持較薄弱的青少年容易產生情緒困擾問題,而這可能導致某些反社會行為。
教育部公布的「家人互動調查」報告,76%民眾不曾或很少與家人擁抱,20%的人每天和家人相聚不到半小時,其中,又以高中生和家人最疏離。
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就是「家」!向來我們就是以「家」自豪的,我們家庭結構的強度比其他國家高很多,是因為家這個避風港帶給個人高度的安全感,家人關係與家庭認同,穩定了社會,壯大了國家。但,這個文化特色已漸漸離我們這一代而去。
515的讓愛上餐桌活動只是一天,也只是起點而已,全家盟希望家人一起用餐能成為持續的活動,他們還提出了一些英美的研究報告,說明家人共餐的好處,並建議了一些簡單的做法給大家,我們也將持續關注,把相關的資料整理出來。
你家的餐桌使用率究竟如何呢?素食家庭的餐桌有何不同嗎?歡迎村民回應這個話題,讓我們也來找出素食與家人共餐的關連性,回饋給社會大眾作餐桌運動的參考吧!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網站:http://www.napo.org.tw/
515讓愛上餐桌網站:http://family.20187.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