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在中國營運的大型飯店連鎖集團宣布,計劃在2025年前將其菜單中的植物性餐點比例提升至30%至70%,以符合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及消費者對健康選擇的偏好。
洲際酒店集團(IHG),在大中華地區經營700家酒店,計劃在明年將植物性餐點增加30%,以強化其負責任採購及環境保護的核心價值。
華住集團則選定旗下「桔子水晶酒店」為其「健康與可持續生活方式」品牌概念,並計劃在其750家分店中推動將70%的菜單轉為植物性餐點的宏大目標。
此外,東呈國際酒店集團成為首家採用植物性政策的國內酒店連鎖,目標是將其植物性菜單選項增加30%。該集團成立於2006年,管理全中國200個城市中的1000家酒店,以及馬來西亞的幾家酒店,並正計劃開發更多新酒店。
擔任諮詢公司 Lever China 永續計劃經理的趙欣(Cecilia Zhao)表示:「IHG、東呈及華住集團承諾顯著增加其植物性餐點,這表明中國酒店業在推動可持續飲食習慣方面正扮演領導角色。看到這樣的行動與全球可持續目標及消費者健康需求保持一致,實在令人振奮。」
推動植物性飲食
這些承諾將在中國超過3500家酒店中推行,預計將受到國內外旅客的廣泛歡迎,為中國酒店業朝向更可持續與健康的餐飲實踐邁出重要一步。《旅遊與旅遊世界》(Travel and Tour World)報導指出,這些變革正是中國酒店業走向更健康與可持續飲食的重要時刻。
根據ProVeg Asia委託Kantar進行的一項針對北京、上海與廣州的植物性飲食研究發現,消費者若了解植物性飲食對氣候友好與健康的益處,便更有可能將其納入日常飲食。
調查顯示,32%的中國人為「彈性素食者」,而認同自己為「素食者」與「純素者」的人數分別僅為1.5%與0.9%。然而,當消費者了解到純素飲食的好處後,近98%的人表達了願意吃更多植物性食物的意願。值得注意的是,64%的彈性素食者表示,基於健康考量,他們「非常願意」增加植物性食物的攝取,這一比例高於總人口中的57%。
政府支持
中國的飲食文化中本來就充滿植物性食材。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追蹤的數據,中國的蛋白質攝取中有60.5%來自植物性來源,且2021年中國人均蛋白質攝取量(124.61克)甚至超過美國人(124.33克)。
儘管目前植物性蛋白仍佔主導地位,但隨著廉價動物產品的生產(工廠化養殖),肉類消費量仍預期上升。為減緩氣候變遷並改善國民健康,中國衛健委於2022年發佈了最新飲食指南,鼓勵全國14億人每日增加蔬菜、水果、全穀物與黃豆的攝取。
為應對肉類消費上升、供應鏈缺口、動物疫病、溫室氣體排放及糧食安全問題,中國政府也積極推動發酵與培養蛋白的發展。2022年政府首次在《生物經濟五年計劃》中承諾發展替代蛋白。
根據關注全球替代蛋白發展的「良好食品研究所」(GFI)研究,中國消費者越來越願意嘗試具更高營養價值及經濟實惠的新型蛋白。
桔子水晶酒店的CEO楊耀輝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夠與中國的氣候目標及消費者的飲食健康需求並肩前進。我們目標在2025年將70%的餐點轉為植物性,這正與我們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和追求創新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