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週一無肉日平台成立,素食者很努力地推動,公家單位、學校、民間團體、知名人士、餐館、大眾運輸的公共場所等,都紛紛響應。有的一起推每週一無肉活動,有的另選他日來「素」素看,有的增加提供素食餐點…。
可見,一個禮拜吃一天素真的是很好的起點,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會造成壓力,各年齡層、各種職業、各種角色的人,都不難以「七分之一」的比例來改變飲食,不管爲了健康、地球環境、動物保護、許願、祈福…,甚至只是想換個口味,都好!
一週一素的「啟動點」功能發揮得很好,不只台灣,全球都在推!對葷食習慣者來說,門檻夠低,尤其星期一,在週休的兩天外出玩樂或聚餐宴飲後,任誰都想清爽一點,順理成章地給身體減輕負擔,好好休息一天。
但在這樣的邏輯推動下,其實會讓人擔心,那何時能「進階」到一週二素呢?何年才能推到三天、四天呢?
前不久網友傳來一段影片,說美國有位年輕企業家Graham Hill 直接提倡上班日(weekday)吃素,週末要吃什麼再決定!這真是振奮人心的一個提議,他稱自己是「weekday vegetarian」,不難猜他是想相對於「weekend」而提出「weekday」的!
姑且不論上班日是五天,週末一般來說只有兩天,這樣吃素「量」或「比例」上的差別;筆者認為,「上班日」與「週末」的不同,還在於面對生活的態度不同,通常前者是較為嚴謹的,而後者是輕鬆的。
以及,一般人在上班的日子,生活是規律的,有一定的節奏,有日常的習慣,如果在這段時間把素食融入,那等於是對素食有高度的認同,在實踐上,也顯得更真切,更貼近人的基本意念。
簡單說,如果你是爲了環保而食素,那你可能在全部上班的日子裡,都自然而然地更注重環保,因為,你三餐都在提醒自己,如果還有下午茶或點心,那就有更多實踐環保的時刻發生。
如果是爲了健康而吃素的人,則等於幾乎每天都很注重身體健康;為了保護動物的人,會有保護了更多動物的感覺;許願祈福的人,可能會因此覺得自己累積的能量更強了也說不定!
因此,相對於輕鬆的週末時光,如果大家在上班日、以嚴肅的態度、重視素食的意義,其影響力不只在吃素「天數」增加,還在將素食觀念充分內化的「質」的層面。
成為一個「weekday vegetarian」上班日的素食主義者,對葷食習慣者來說看似挑戰更大,但若不去跟一週X天素比較,就實質意義而言,不管每個人吃素的「目的」是什麼,都會更有效益,不是嗎?
這裡是站在葷食者的立場設想的,週休二日的部份,還是維持原來的飲食喜好仍是重要的,畢竟這兩天是休息的日子,身心都在放鬆的狀態,對飲食的要求別太嚴格,尤其外出去玩樂、與朋友聚餐的話,以隨遇而安的態度就好。
在這個年輕企業家的短講影片中,他並不大力鼓吹別人做什麼,他只說了自己爲什麼要選擇當一個「weekday vegetarian」?他分享自己的背景、改變的過程、遇到的問題、心裡的交戰,和改變之後的感覺、收穫,以及他所知的對世界的影響。
他把素食講得很重要,但也講得很「平常」,其實每個人都做得到,做到之後就能讓地球更好;他也講得很「切實」,選擇當「weekday vegetarian」的人,還有週末日得以自由飲食,緩衝地帶設計得與現代人的生活十分融合。
一個禮拜要吃素幾天?其實都好,能把「素」吃進生活裡更重要!在一週一素的啟動點之後,不妨往「weekday vegetarian」的方向推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