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族餐飲有市場 服務系統待整合

  • 產業
  • 2010/03/24
  • 人氣:13081


老了以後,怎麼吃飯?在哪裡用餐?誰來提供餐食服務?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之後,銀髮族餐飲的市場會是怎樣的結構呢?

ITIS食品類產業評析「中高齡族群餐飲服務設計之現況與需求」報告,提出台灣的老人服務現況多為「點對點的服務型態」,尚未出現「系統性的整合服務」。

由於家庭結構變遷,造成獨居長者持續增加,根據經建會推估,到民國116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20.69﹪,獨居老人的部份2008年底統計共48,727人,佔65歲以上人口的2.03﹪。

台灣年長者的生活照顧仍以子女為主,老人餐食問題經常成為困擾,目前供餐服務多以政府為中心,委託社福團體等非營利機構提供服務。餐食提供方式則以外包自助餐或便當公司、與醫院營養室合作等,是為「點對點的服務型態」。

雖然有愈來愈多的業者、醫療機構、民間社服單位等投入,但不同居住型態、健康狀況的年長者,其實需求不同,市場仍可區隔,提供方式、餐食品質、餐食內容等還有待分項開發。

國外長者送餐服務的發展方向各有不同,如英國重視「餐食品質」,設有餐食工業標準規範;美國的餐食服務隸屬營養方案下,著重「營養照顧」及與醫療系統間的整合;日本較講求餐食的「食品衛生」,使長者可在習慣的家或社區中獲得照顧;德國在食品資訊無障礙化的理念下,宣導及教育老年人「健康飲食」觀念。

台灣則是於2005年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以社區自主參與的精神和社區中的民間團體合作,提供關懷訪視、餐飲、健康促進活動等服務。未來台灣銀髮族照護以「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為主,與歐洲日本的發展目標相同,從「機構式服務」朝向「居家式服務」邁進。

良好的餐食服務系統,對「長者照護者」及「長者本身」的健康維持、生活品質改善等都很重要。而且年長者對飲食的需求不僅是吃東西的基本生理需求,還包含心靈及社會等不同層面的感受,像是良好用餐氣氛、食材配色、家人陪伴、飲食觀念等。

行政院衛生署的老人營養狀況調查中發現,飲食營養知識較佳的年長者,其飲食態度也較佳,許多年長者欠缺社會關係而經常獨自用餐,導致經常性食物攝取不足、頻繁使用便利食品及攝取食物種類減少等負面的飲食行為。因此,增加年長者社會互動機會、開發滿足年長者心靈層面及刺激食慾的產品和服務、教導正確的營養知識,可強化年長者對健康的自覺。

餐飲服務的提供者各有專長,例如社服基金會提供的服務雖較為完整,但其專業人員及資訊系統仍顯不足,如能與醫療機構、食品製造業者及資訊業者合作,在服務流程中加入健檢、營養諮詢、飲食健康知識庫、多元化餐點型態等。

銀髮族市場需求已是眾所矚目,只是需要以系統性的觀點改良現有服務內容,或藉由跨領域的整合找到創新點,未來台灣或可有一針對不同種類的年長者提供差異化服務,將品牌、產品、通路等整合的平台,想要投入銀髮族餐飲照護服務市場的業者,不妨朝此方向前進。

 資料來源:ITIS「中高齡族群餐飲服務設計之現況與需求」作者張嫈婉 出版日期:2010/03/08。



村民留言
留言內容(500字以內,純文字,不接受html符號)
    臉書留言
    熱門文章

    最新留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