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iis村民活動中心
suiis村民佈告欄
|
||
|
||
![]() |
|
蘇小歡 的專欄 各位朋友: 上週日,隨朋友到臺灣北岸的「三芝」騎水上摩拖車。從三芝騎到松山的饒河街口。 車衝入關渡大橋後,不可思議的景象出現了!午後陽光水面,前後左右,密密麻麻,一大群一大群銀光點點的小魚,此起彼落,不停躍出、投落於水面,多到幾乎占了三分之一個河面。魚,絕大多數是長約五公分的小魚,但間或有超過二十公分的稍大魚。這景象大約維持四、五公里,確實第一次看到。 我想起幾十年前,跟友人夜坐渡船從淡水到八里,船行一半路,一隻不小的魚,透窗而入打到我,再掉到船板。我趕忙把它擲回水中。如果河底魚是這麼多,當年魚躍入船,也就很合理了。 車隊共五艘。經過洲美橋前車停車等後車時,一車擱淺,我還跳下水幫忙拖,水有點臭,水中全是沙漿,踩一步連腳帶(防滑)鞋,就陷在裡面,後來臨時發明一種大內八字的走法,才解除困境。 行經圓山附近,遇見一捷運班車,不知算它從我們頭上經過,還是我們從它底下穿過,感覺很奇妙。 從三芝出海,共約一個多小時狂奔,終於抵達松山(註一)。把車繫好,八個人就這樣走到饒河街夜市吃八寶冰和臭豆腐。我們新奇看著遊客,遊客也新奇看著這八只穿著救生衣、防寒衣(潛水衣)濕漉漉的怪胎。
回程進入基隆河和淡水河交會處,河面寬廣,景象令人心胸大開。同伴忍不住繞圈飛行,河中浪小,我們這一車,也飆到時速破一百公里。飆過淡水漁人碼頭時,岸上滿滿一排人,河光夕陽,有人對我們揮手,「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約兩點出發,回三芝已約六點,與隊友閒聊。原來他們在今年四月,從嘉義布袋港出發,就這麼「殺」到澎湖,還不過癮,大夥隊伍拉開,就在澎湖各島間的 海上飛奔。我說:「那騎到海峽對岸呢?」他們說:「沒問題,我們騎到金門過,四個小時就解決了!再加個幾分鐘就到對岸的廈門啦。我們申請幾次讓我們直接到 對岸上岸,政府都沒准。」 騎到對岸,事情比較大條,但在臺灣各河海奔行,政府管不勝管,可能也很頭痛。我們的看法是──沒有做壞事,則限制就是多餘的。這是大原則的概念。物質世界凡事不易兩全其美,這時只好「取大防小」。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人家都在忙,小兒子不工作,跑去看人家剝蓮蓬子(編按:原詞出於《清平樂•村居》,辨此句當為「溪頭臥剝蓮蓬」,意指小兒無所事事、頑皮地到處嬉戲;累了,便索性躺在溪邊剝蓮蓬吃起來了。)但我卻是最喜歡他這樣子無賴啊!──宋朝辛棄疾,早就有這樣的豁達和胸襟。舍下兩兒,都超過一百八十公分,這次我也帶他們歷練,兩人都騎得很痛快。其中小的才國二,告訴了我一件事,我笑罵他:「真不環保,傷害大地!」
等「車」時,天氣實在太熱,大家便在海邊咖啡廳喝飲料,小兒因此灌了很多水。「車」來後,他坐上一位叔叔的後座見習,一出海實在忍不住,跟叔叔說「尿急。怎辦?」叔叔停車,叫他跳海。他跳了(註二),在海中解決。我問他:「那叔叔呢?」他說:「叔叔也跳海,向旁邊游得挺遠,我猜他也在尿尿!」 呀哈哈哈哈。 ※ 帶我們去的朋友也吃素。吃冰時對我說:「過去一般人覺得素食者是怪物。但我吃素,我一樣喜歡戶外活動,水上摩拖車一樣飆到百公里,很正常啊!至少我這群車友觀念會改,他們會開始想一想了!」 ※ 請容我說一點素菜。 前些日到北市民權西路臺北橋下辦點事情,意外看見一家西點麵店,店招之外加上一大大的「素」字,我十分興奮,進場大肆採購。 西點店一向是素食者的禁地,很少你能吃的啦。這家店素的商品約占一半以上,它不只推出一般素食品(含奶或含蛋);更進一步,也有不少無奶無蛋的純素產品,味道也相當不錯。可見一定要放奶蛋的觀念,不能成立的。 我問老闆為何這麼做。她說:「現在吃素的人,愈來愈多啊。」 週一無肉日聯絡平台 蘇小歡 敬上 歸藏山莊 註: 一、在饒河街時,隊友說,要的話還可再向上騎,騎到汐止,若遇颱風「作大水」,更可騎到五堵等地,直上東北角──沒聽錯的話。 二、曾有立委誤判選情,大家要他跳海,弄得舉國都快瘋了!跳海有這麼難嗎?撒泡尿就解決了!臺灣的選舉戲碼,好生興旺有趣。 ※編按:文引宋詞為《清平樂•村居》,南宋辛稼軒作。茲俱引原詞如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以上文章純屬作者見解,非本站立場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
|
|||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5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