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iis村民活動中心
suiis村民佈告欄
|
||
|
||
![]() |
|
關懷生命協會 的專欄 文/台中市東平國小 劉文桂老師 多一點觀察與關心的研習 我非常喜歡自然生態,著迷各種昆蟲、動物的外型和神態,因此每年抽空拜訪動物園、愛逛博物館,如果時間許可還會參加相關研習,但是,尤其在今年七月底參加了關懷生命協會舉辦的「動物保護教育扎根」研習,研習中參訪牧場的觀察行程,讓我留下難以抺滅的印象。 研習裡,我們談到的是大家自以為是展示或環境教育的活動,卻因為完全忽略動物習性與照顧養護的需求,造成展示動物生活的緊張、壓力、痛苦,甚或充斥著不當互動與傷害。當我們仔細思考其中的教育意涵,就可以發現動物福利不是在談給多少空間或糧草,而是對自然生命的看重與尊嚴。 就是捨不得牠伸出的小手
回家後,我就把自己的學習與感受放上FB分享,也在接到學期三年級社會科安排後,決定將相關的概念傳達給小朋友。製作簡報時,我查過生命教育這個詞好像跟生活規劃是比較相關的,但是,我想不出更適切的用詞,因此在簡報裡仍然選用是否「反生命教育」一詞來討論。 瞭解小朋友的熱愛與學習心
在課程一開始,我先在黑板上畫出一隻小兔子,讓同學想像一下牠正在哪裡?在做什麼?小朋友也熱愛自然,透過知識經驗與想像,從小動物找尋食物、結伴嬉戲、遇到天敵等,一點一滴勾畫出生物在自然環境中豐富的生活面向。 在討論中,難免有同學提到小動物在籠子裡。接著,我在黑板上以直、橫紋畫出擬籠狀的方格,再問問同學為什麼牠在籠子裡呢?被捉來做什麼呢? 簡單歸納出:使用(食用、皮毛…)、陪伴(寵物)、教育、研究、實驗等圈養理由,再聚焦在陪伴與學習的點。因為大家好奇、喜愛親近自然的心,想要學習動物生態的想法,因此有些動物被送到台灣農場或動物園,離開原居地──但是我們卻漸漸發現,有些狀況不對勁。 引起小朋友的觀察與討論 主題聚焦後,開始透過PPT播放,一一瞭解展示動物的生活困境與問題。我仍然透過動物園裡面有哪些外來動物?因為牠生長環境和我們台灣環境不同,所以動物園要為牠們準備什麼?告訴同學照顧牠們需要牠生活習性的知識,準備適合環境,兼顧身心需求。而農場雖然也準備動物,想吸引小朋友入園觀看學習,但是他們學習不夠、資源不足,所以出現了很多不對勁的狀況,什麼樣不對勁,請小朋友也來看看。
鼓勵小朋友的學習與能為
加深眼光改變生命的質量 自己體驗最為深刻,但看聽聞問的方向有時專注在興趣而忽略其他,或受限知識而有不對的詮釋,感謝協會研習為我加深眼光,也感謝小動物們給我的指導。希望這些聰慧可愛的小朋友,對自然環境與生態能因為生活其間,感受到更多生命的光與熱。 【教學PPT】
※以上文章純屬作者見解,非本站立場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
|
|||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5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