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抹布」整個事件的發展,依然訴諸最民粹式的路徑:家長反應、私下協調、欲蓋彌彰、媒體報導、全國嘩然、官方滅火、哭泣悔過、大快人心,當然,再來就是依然故我!
教育的社會事件,若只是被邊緣化成為老師個人人格有問題的單一事件,悲哀的是,我們的社會得一再重複這樣血淋淋的戲碼。
依—然—重—複。
孩子們得像繼續被人當成猛獸對待,在像馬戲團的學校裡,被訓練成吞劍之類的高手,從吞粉筆、橡皮擦到抹布,我猜,下一次可能是原子筆、筷子、叉子、筆記本、書包,越來越高難度,就是黑板、門板,或者掃把、馬桶刷,反正馴獸師有的是整人的伎倆。
而擔任馴獸師的老師們呢?看誰倒楣被媒體聚焦,就得翻新之前的流淚、痛哭、道歉、下跪、悔過書的伎倆,接下來搞不好還要演出跳樓、跳海與絕食自囚。當然官方老爺們更是得重口味地搞出懲戒的名目,記過、考績評等、教化、派人隨堂監視,不過一切還是重重舉起、輕輕落下,以免傷了自己的老骨頭,反正做樣子平息眾怒,才是戲碼的一部份。
家長呢?除了在家阿門祈禱、燒香拜佛,祈求孩子別踩到地雷老師之外,可能還得繼續加碼,花錢消災進行祭改、廣印善書、捐獻金錢佈施,來增加孩子遇上好老師的福德。
至於嗜血的觀眾呢?習慣種口味的新聞畫面、題材,就像茹毛飲血之後,接下來就是抽筋、剝骨、吸髓。嗜血的需求越大,當然媒體就越人來瘋,全民一起搞血腥。
吞抹布?!這不是第一次,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次,而且劇情發展是精采可期、不看可惜。
導演整起事件的,不只是那位老師,其實,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共犯結構,當我們無法覺察自己嗜血暴力的事實時,我們不過利用冠冕堂皇的懲奸鋤惡,以暴制暴地繼續增強暴力的強度。
屆時,我們的孩子不僅是待在馬戲團的學校,即便整個社會環境,都是充滿皮鞭、血腥與暴力的所在。而這是他們該有的未來嗎?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ovekyoto/3/1285919689/2007050915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