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的習慣常會讓讓很多人不自覺上癮
喝咖啡的習慣常會讓讓很多人不自覺上癮
對於喝咖啡漢正常的飲食習慣是不偏離的
本來就不一應該過量
這是一般人會注意的部分
可能會覺得喝一杯頂多下午在喝一杯
但常常往往忘了茶的咖啡因也很多
雖然不一定能夠明顯的有提醒作用
但醒腦還是有的
當然最重要的是香味是可以刺激大腦作用的
不過在享受的同時應該要注意的是咖啡的品質
與營養價值
很多人喝咖啡都是在於餐後才喝當然這和飲食習慣有關
不過到底飯前還是飯後好
其實以胃部來說飯前後都沒差
因為咖啡的蛋白質與纖維質及其礦物元素
所以也比較不會傷胃
但喝的質就有差異了
這方面的問題僅在於如何烘焙和配豆的部分還有喝的人的習慣
那質的部分會有影響?這就比較沒人以保健的方向去思考了
在這裡帶一些新的咖啡思維給大家
首先呢
咖啡豆的外觀是一般消費者唯一能簡單清楚辨識的
也就是所謂的烘焙度
可分為 輕烘焙
> 中烘焙 > 中淺烘焙
> 中深烘焙 > 深烘焙(重度烘焙)
那原理就是烘焙的最後所產生的成色,淺的近乎膚色,深的深至棕黑,由淺入深
一般烘焙較淺的豆子,酸味較豐富,烘焙程度較深者,酸味較缺乏。
在去過去喝咖啡還在咖啡館西餐廳的觀念下
通常就是濃濃的苦味 + 重重的咖啡香
加上幾顆方糖
一直到現在的咖啡文化已經有些許不同了
由過去的深烘焙也就是所謂的碳燒咖啡(重度烘焙)
慢慢的轉為 中深烘焙的咖啡了
甚至於有些咖啡玩家已經越來越愛 中烘甚至淺烘的咖啡了
淺烘最簡單的差異就是 甘醇香酸 4味 苦味則會比較弱
也是因為大家越來越不喝苦咖啡了 但也還沒辦法接受酸的咖啡
喝咖啡 應該盡量選擇中烘或中深慢慢的越喝越淺培
通常喝咖啡到專的人會比較喜歡微酸的淺培
其中的主要因素是 比較能夠喝到咖啡真正的香醇度
酸的部分是咖啡的果酸味
如果還留在過去苦苦濃濃的咖啡 就好像把咖啡炒到焦炭化那跟喝黑炭就沒什麼差異了這也就是前面提到保健的部分
如果都是碳化和跟煮菜把菜煮焦了有什麼太大的差異?
而淺培的咖啡就好像吃水果一樣帶一點蘋果的酸帶一點水果的酸才是新鮮
所以未來的咖啡一定是帶點微微的酸 也更會回甘也更順口
先喝一口黑咖啡,感受一下原味咖啡的滋味,咖啡入口應該是有些甘味、微苦、微酸不澀,然後再小口小口地品嚐,不要急於將咖啡一口嚥下,暫時含在口中,讓咖啡和唾液與空氣稍作混合,然後再吞下。
很多人在外面喝咖啡很貪婪在濃濃的咖啡
但是這樣的咖啡或許剛入口很香
但吞下去之後可以倒數3、2、1…然後咖啡香就不見了 這也是深烘的特性
當然這也和咖啡豆的品種有關 只是某些咖啡豆一定要深烘才可以達到水準
而有的只要適當的中烘就口齒留香
這也就是所謂的阿拉比卡的品種所能夠表達的境界∼順香甘甜
再者很濃苦的咖啡需要更多的糖和奶(奶精粉)對身體也是種無形的負擔
一方面不健康 一方面也喝不到咖啡真正的香醇
搞了半天是喝奶(奶精)還是喝咖啡呢
咖啡對人體雖然有好處但也必須適量,對於容易緊張、焦慮的人來說喝多了可能就是毒藥,一杯傳統咖啡大約會有100-200mg的咖啡因,一般來說,每天以不超過4杯約800-1000cc為宜。
希望以上的長篇大論
對喝咖啡與對咖啡不瞭解的人能有所認識也能調整對咖啡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