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例子,實在也很普遍,阿狗ㄚ已經目睹N次了
信仰,總是要大家去兼善天下,而善惡定義又因信仰有所不同,如果是扶老太太過馬路,拿錢給窮人花,可能問題不大,
問題在於,用我對你錯,我優你劣,我教是真理,與我信仰悖離,就給對方戴上XX罪名的帽子。
這種宗教條款,五花八門,又與各學術思想專業,互相衝突,忘了人與人之間該有的尊重,與平起平坐,
教小孩帶徒弟,也許還存在,某種師徒文化的教化方式,彼此甘願就好。
如果把它用來,對待親家,朋友,或與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方式,問題就粉大條。這樣是不懂變通。
社會的共同標準是法律,在法律之內能用來譴責別人的,就是信仰,家規,行規。。。(裡面又帶著某種優越感)
心理學家們把與交流的方式分為四種。
(a) I am Ok,You are not Ok.(肯定自己,否定他人)型:
主導思想是自己對,別人錯。對自己評價過高,不願聽別人的話,輕視對方,貶低別人的能力。
ゝ
(b) I am not Ok,You are Ok(否定自己,肯定他人)型:
自卑感強,覺得別人都比自己強,很難體會到幸福感和自豪感。
ゞ
(c) I am not Ok,You are not Ok.(否定自己,否定他人)型:
自己和他人都被否定。埋怨社會,不信任自己,使自己和周圍的人都陷入困境。
(d)I am Ok,You are Ok.(肯定自己,肯定他人)型:
很多問題不是『是非問題』『法律問題』,只能說是門戶之見,或個人觀感。
談的人卻經常屬於(a)型。
修行人道理講的再好,如果一天身心失調,沒睡好,氣火逆上,他那天也很難是修行人。
親家母,如果還有經痛,吵架也很容易,身體不好滴人,很難有修養。
如果身心失調,又累又煩,信仰什麼都不會快樂。身心調好,很重要。
icheen還是看開一點,他們煮肉,您可以念XXXXXXX或XXX回向給他們,
永遠祝福你的老公和公婆,在外面都說他們的好話。
告狀和抱怨,不一定會更好。如果遇到一個搬弄是背的x婆和x男還是說書人,婚姻會不可收拾。連『維持現狀』都很難。
太座每促家暴後,都有給偶『惜惜哄哄』,其實也還好啦,看開習慣就不心酸了。除非用『乩童五寶』『廚具』桶我,砍偶。那就玩不下去了。
※此文原作者於2009/01/10 16:09:06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