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iis村民活動中心
suiis村民佈告欄
|
||
|
||
|
潘翰聲 的專欄 林濁水一文將反對蘇花高貼上中產階級標籤多所誤解,而此一爭議長達十多年,媒體卻仍在環保與經濟發展衝突的框架裡原地踏步,政客繼續玩弄文字遊戲,明著說是構想暗地裡卻在編預算,連「不是花蓮人沒有資格反蘇花高」竟也能夠引發共鳴,令人擔憂台灣民主發展有倒退至部落主義之虞。 過去破壞性的經濟成長,無法讓利益雨露均霑,反而擴大貧富差距,兼顧地方利益的永續發展已是顯學,生態旅遊便是常見的雙贏方案;而當前環境管理的主流,早就從末端污染防治提高到源頭管制的政策高度。偏偏還有很多人以為環保就是撿撿垃圾,甚至誤以為收入增加後,衣食足而知榮辱,環境就會自動變好,而對層出不窮的鎘米等健康污染視而不見。蘇花高這種大規模交通建設的環境衝擊,不只是道路沿線的破壞,更重要的是引入大量小汽車之後對空間與社會的改變,宜蘭在雪隧通車後許多農田紛紛種上房子而不是稻子,現在花蓮市區過年期間已見塞車,如果打通蘇花高,未來花蓮還有無毒農業可言嗎? 上位計畫定位不明就是環評被退回的主因,先前政策環評的情境分析,只有在產業東移的假設下才需要蘇花高,發展觀光與永續農業的聯外交通就該以鐵路為主;更白話來說,如果因為西部有那麼多高速公路就要求東部要有蘇花高,那就是準備把西部的高污染產業也搬到花蓮,戴奧辛必然也將會跟著過去。兩千年蘇花高環評通過時,正是舉國上下忙著選舉的時候,用臨時提案偷渡過關,當場花蓮縣政府連一個代表都沒有;開發單位如此粗暴地對待環評的心態不改,待路線變更過大進行環境差異分析時,儘管經過數次補件,仍然死抱錯誤的交通需求假設:約當有七成的花蓮人每天到台北通勤。 面對台灣區發展不均的問題,必須徹底進行全面性國土規劃與行政區重劃,中程可以考慮以「花東發展條例」的特別立法與預算,給予東部民眾搭乘鐵路的交通津貼,特別是原住民返鄉參與豐年祭。而馬上可做的,就是馬英九總統選舉期間「花東地區幸福工程」的承諾,增購72列太魯閣號,約需36億元則即達成40分鐘的發車密度,單程110分鐘的旅程,有效解決客運對快速的需求。貨運則是對穩定性的要求高於速度需求,即便蘇花高完工,密集長隧道的安全考慮下,大貨車還是不能走蘇花高,而必須回到蘇花公路。 近來國工局與地方政客強打安全問題,用生命對比環保,更是荒謬絕倫。環保本來就是為了生命,姑且不論近十年人命的損失,政府竟輕易卸責與反對蘇花高人士,難道未來蘇花高興建完工前的十年,就完全沒有解決方案嗎?在辯論蘇花公路改善經費是二十億元還是兩百億元之前,掌握資訊的政府,為何不願公布此路段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以及路段的交叉分析。畢竟針對崩塌落石與砂石車的解決方案,顯然是不同的,從媒體密集報導的影像來看,蘇花公路上最常見的就是來來去去的砂石車,哪有一個拚觀光的地方,還要跟砂石車博命的?哪有觀光勝地的入口還矗立著嚇人的水泥廠? 要一條平安回家的路並沒有錯,怕的是診錯病因下錯藥,況且回家的路不該只有一條,蘇花高不該被視為花東發展的萬靈丹。其實,蘇花高的南澳和平蘇花替路段,已確定不是國道,不使用國道基金,那麼重新編列的三百億元億算,或是未來整條完工所需的一兩千億元,如果都要給花蓮人,可以是多重選擇題,而不是蘇花高的是非題。 載於2008/7/19蘋果日報 ※以上文章純屬作者見解,非本站立場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
|
|||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4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