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iis村民活動中心
suiis村民佈告欄
|
||
|
||
|
李偉文 的專欄 居家避疫已超過三個月,這一百天,究竟是多出來的,還是消失的歲月? 有研究顯示,人類在被迫降低與人實際接觸,也就是社交隔離的初期,會很開心,甚至興奮,名正言順地睡覺睡到自然醒,不用上班打卡整天上網追劇,真是撿到的幸福時光,但是到了第三周開始,情況開始轉變,欠缺與人接觸的孤立與寂寞感讓人的壓力增加,情緒不穩定,開始影響生理健康。 不過台灣很幸運,至今都還沒有嚴格的居家限制令,雖然許多中大型活動停辦,但是大家還是可以正常上課、上班,上街購物喝咖啡,維持小規模的與人互動,以及基本的日常生活,所以上述研究的結論還不至於大規模出現在台灣社會。 但是各行各業今年上半年的行程的確都被打亂,大部分活動都取消了,也就是除了日常之外,特殊的活動都不見了,我們日後會如何回憶這段日子?是變得更長還是更短? 不必研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人人在現實生活中都體會得到,時間的流逝不是客觀且絕對的,而是主觀且變動的。我們焦慮地等候情人的一小時,絕對比跟好友開趴的一小時還來得漫長,雖然在時鐘計量上都是一小時。 而且隨著年齡漸長,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困惑:為什麼年齡愈大,時間過得愈快? 多年來已有許多心理學家研究這個主題,有很多不同的假說,一八七七年法國哲學家珍妮特就認為,這或許與人本身的壽命比例有關,比如說,對一個十歲的孩子而言,過一年就是他人生的十分之一,而對五十歲的人來說,一年只是他生命中的五十分之一,十分之一比五十分之一大得多,所以一年一年過去,對年長的人來說是愈來愈短。 第二種假說認為,年輕時我們遭遇的,往往都是生命中第一次遇到的事,比如第一次約會、第一次受傷、第一次出國……每個第一次都帶有非常強烈的情緒與留下深刻的印象,回憶起來,就顯得那些年非常豐富而顯得時間過得很慢,隨著年齡愈大經歷愈多,之後遇到的都是日復一日習以為常的事,我們的大腦就混在一起,區分不出這一件跟另外一件有什麼不同,因此回憶起來,就是一片空白,所以日子似乎一下就過了。 人對時間的感受的確有這種矛盾的雙面性,如同卡謬在「異鄉人」這本書的描述,主角因殺人被關進監獄,在那裡,除了回憶和晝夜交替,沒有什麼事可以做,時間就這麼過去,他說:「我無法理解那些日子為何那麼漫長同時又那麼短暫。日子漫長難耐,但是時間又過得飛快,以致最後渾然不覺,所有的日子都是一個樣子。」 因為被限制做任何事,所以日子感覺漫長,但是事後回想,因為回憶一片空白,所以又會覺得時光飛快。換句話說,我們很有可能在居家避疫時,因為無法出門參加活動而覺得日子難熬,但是過了半年一年再回頭看這幾個月,因為追的劇早已沒印象而又沒有出門參加什麼特別的活動,所以回憶一片空白,也就會訝異這幾個月怎麼就過了。 所以,第二種假說認為,年紀愈大日子過得愈快,是因為「如今世事已慣」,也就是覺得天底下沒啥新鮮事,沒啥能激動自己情緒的深刻印象,當回憶一片空白,日子就這麼消失了。 還有第三種假說,認為人的代謝及機能會隨著年紀而變慢,所以我們相對速度而言,時間就愈來愈快了,學者舉了一個有趣的比喻,時間如流水,客觀的鐘錶時間就像等速流經平原的一條河,我們年少時在河岸輕快地奔跑,速度比水流還快(時間流得比年輕人慢),到了中年奔跑速度慢了,與河流保持同步,到了老年,奔跑速度更慢,河水流得比他快,也就是時間過得比他實際享有的快。 或許生活中我們也常看到老人家過馬路時,往往六、七十秒還走不到對街,而一個年輕人,卻能用五、六秒鐘就衝過馬路一般。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是以自身的物理條件來丈量這個世界,尺寸不同,感受結果就不同。 這三種假說似乎都有點道理,但是對我們來說,或許在每個生命階段都須提醒自己,主動做些值得記憶或述說的事,才不會讓時間就莫名其妙的不見了。 ※以上文章純屬作者見解,非本站立場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
|
|||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4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