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iis村民活動中心
suiis村民佈告欄
|
||
|
||
|
關懷生命協會 的專欄 作者:Melissa Dahl, Science of Us / 翻譯:吳侑達 / 編輯:林均翰
狗讀得懂人類的情緒,馬似乎也行,居住不同區域的鯨魚有各自的腔調,而烏鴉可能猜測得到同類的想法,學者稱最後這項為「心智理論」,並一直視其為人類特有的能力。然而,過去幾個禮拜,在這些研究發現陸續問世後,大家開始發現,人類長期以來認為是「人類特有」的能力,其實也不是那麼「特有」。 上述這樣的結論,感覺好像就要觸及「動物擬人化」的議題。如果對動物行為研究有興趣的人,應該知道這項議題是多麼危險、多麼不該多談。動物就是動物,人就是人,認定大象和人一樣可以感受快樂,既可笑又沒有科學根據。過去一世紀以來,這樣的看法盛行學術圈,所有暗示動物和人類一樣有能力感覺及思考的研究,都必須加以避免,或是予以嘲笑。 然而,近來像這樣的研究,加上許多生物領域的大咖學者和科普作家的著作,都認真地在探討動物的「內在」。有些重量級的學者認為,雖然避免擬人化動物的立意良好,但這樣長達幾十年不經思考的避而不談,反而致使這個領域裹足不前。「這毀了這個領域。」生物學家兼作家的卡爾.沙芬納(Carl Safina)這樣告訴《Science of Us》,「不只是阻礙發展,是『毀了』這個領域。就是因為這樣,人們近四十年來都沒有想要探究這些問題。」 沙芬納新書《言語之外:動物如何思考及感受》(Beyond Words: What Animals Think and Feel)的主題,跟著名靈長類動物學者法蘭斯.沃爾(Frans de Waal)的新作《動物的智慧,我們能夠理解嗎?》(Are We Smart Enough to Know How Smart Animals Are?)相互呼應。兩者皆加以探討生物學家戈登•伯格哈特(Gordon Burghardt)稱為「批判動物擬人化」(critical anthropomorphism)的概念,也就是以人類的直覺跟理解為起點,了解動物的認知、思維。「所以,說動物會為未來做『打算』,或是彼此爭鬥後會『和好』,不僅僅是把動物擬人化而已,這些字句提供了值得檢驗的想法。」沃爾這般寫道。 動物行為研究的濫觴,要回溯到1910和1920年代,當時主要是想藉由描述動物的行為來排除迷信(貓不是女巫的寵物、烏龜沒有特別頑固,蚱蜢也不懶惰等等)。問題是,到頭來「描述,也就只有描述,成了動物行為研究的一切。」沙芬納在自己去年夏天出版的書中寫道,「思考動物行為背後的感受和動機,完全變成禁忌。」 他舉了個例子,「好」研究者的筆記可能是「母象挪動身軀到小象和鬣狗之間」,但是偏好擬人化的「壞」研究者觀察到同樣的情景後,做的記錄則是「母象挪動身軀,想要保護小象不受鬣狗攻擊」。可是後者要如何證明母象的意圖真是如此?沒有人看得見「想法」,也沒有人觀察得到「感受」。所以說,假定動物擁有其中任一種能力,當時看來是毫無科學根據可言。 就算只是稍微提起「動物有沒有意識」的問題,一度也可能使人自毀前途。1970年代時,生物學家葛萊芬(Donald Griffin)出版了《動物有沒有意識?》(Question of Animal Awareness)一書,提出了一模一樣的問題。當時他才剛發現蝙蝠會用回聲定位,也就是聲納,偵測周遭環境,所以非常受人尊敬。但其著作見世後,他的名譽大受打擊,幾乎聲敗名裂。 就連珍古德(Jane Goodall)也因為幫實驗的猩猩取名字,飽受各方抨擊,認為她過度擬人化這些動物。時間拉近到1990年代,甚至有位作家在著名期刊《科學》上公開呼籲,「沒有拿到終身職的學者」,最好別做跟動物意識有關的研究。 不過,隨著神經造影技術日新月異,以及學者實地觀察拍攝的影片越來越多,許多人不得不重新思考這個問題。畢竟現在這個世界,好像每個禮拜都會有好幾份新的研究出現,指出又有哪幾種生物,表現出大家原本認為是「專屬人類」的能力或情緒。 舉例來說,學者發現許多動物都有「同理」和「安慰夥伴」的行為。一份最近發表的研究便指出,小草原田鼠[1]在受到實驗者用輕微電流刺激後,同類會趨前安撫牠。 以熱愛社交聞名的動物,像是說大象,也有這樣類似安撫的行為。學者發現,亞洲象看到有同類焦躁不安時,便會上前用長鼻輕觸對方。「大象獨處時,我從來沒聽過這種聲音[2]。」主持該研究的布拉托尼克(Joshua Plotnik)這樣告訴Discovery,「這種聲音可能是在說『噓,沒事啦』,就像是大人在安慰小嬰兒那樣。」 研究還指出,有少數動物似乎擁有「自我意識」。要衡量如此抽象的概念,學者目前所知最好的方法就是「鏡子測試」(Mirror Recognition Test[3])。進行這項實驗前,通常會在動物身上幾處塗上顯而易見,但沒有味道的染料,接著把牠置於一面鏡子前。 如果該動物看到鏡中的自己後,會進一步檢查自己身上遭到染色的部位,那就代表通過這項實驗,因為這說明牠有意識到鏡子的反射其實是自己。目前猩猩跟猴子都有通過測試。 2000年早期時,有兩位學者發現瓶鼻海豚同樣可以通過這項測試。之後,科普作家蘇珊.凱西(Susan Casey)在新書《海洋的聲音》(Voices in the Ocean)中,除了加以肯定這項研究,也提到大象和喜鵲在之後幾年,也分別接受並通過鏡子測試。值得一提的是,人類一直到兩歲才有辦法認得出鏡中的自己。 除外,有一些動物還能夠了解同類在想些什麼,像是說一開始提過的烏鴉。但不僅如此,證據顯示西叢鴉也可以由同類的角度看這個世界,這讓牠們藏起食物來事半功倍。還有,雄松鴉也能很準確地猜到母松鴉想要吃什麼。 「一直以來,我們都以為只有人類做得到這件事。」劍橋大學的心理學者尼可拉.克萊頓(Nicola Clayton)在接受《Wired》訪問時,談起她的烏鴉研究。「但一連串實驗下來,我們發覺事實並非如此。」 確實,在這個網路影片動不動就爆紅的世代,人們很容易就接受「擬人化動物沒什麼嘛」,然後忘了一切其他的事。這裡有個很好的例子:臉書上最近廣泛流傳一張照片,上面是三隻袋鼠,這張照片出現後引來各界的熱烈爭論。根據照片底下的說明,裡頭的母袋鼠才剛過世,所以公袋鼠和寶寶袋鼠正在向她「致哀」。而媒體也不加以查證,就全然接受這個說法,然後發了像「面臨生命最後一刻 袋鼠媽媽擁抱她的孩子」這樣的新聞。 接下來呢,每則這樣爆紅的新聞,必然都會碰上打臉的文章。這些文章指出,照片中的那隻公袋鼠,其實只是想要跟母袋鼠交配而已,其他解讀都只是穿鑿附會,都是「無知地擬人化動物」。沙芬納也對這張照片發表看法,他認為單看這樣一張靜止的照片,沒辦法做出太多詮釋。這倒是真的,這張照片……或是說得更準確一點,比起那幾隻袋鼠到底在做些什麼,網友對這張照片的反應會瞬間如此兩極,其實反倒還提供了更多人類行為研究的材料呢。
「有這麼一件事,大多數的時候都被禁止提及,又或者是從來沒有人想過,就是人類跟動物的差異其實很細微。」沙芬納說,「跟人類一樣,人類以外的生物也可能有各種情緒。」舉例來說,有人過世後,他的親朋好友會出現許多不同的情緒,像是拒絕面對事實、困惑,甚至是非常不恰當的大笑。 「可是一說到動物,一切都成了『要不是那樣,就是這樣』的單選題。」他繼續說道。人們要不是希望動物單純又善良,各方面都比人類來得優秀,不然就是希望牠們恰好相反,人類才該是地球上最偉大的生物,動物的行為不過是受本能驅使而已(好像人類就不是一樣?)。 總而言之,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沒有證據就直接宣稱「動物跟人類沒有兩樣」,不但不適當,而且偏狹。但是刻意忽略動物某些行為確實跟人類很類似,也沒有好到哪裡去。「重點是,動物擬人化並不總是像人們認為那樣問題重大。」沃爾這樣寫道,並進一步補充,大腦與我們相似的動物更是如此,像是猩猩,還有大象和海豚之類的海洋哺乳類動物。畢竟,我們終歸都是動物啊。 原文來源:Maybe It’s Time to Take Animal Feelings Seriously [2]訪問原文為“The vocalization I heard most often following a distress event was a high, chirping sound,” Plotnik said. “I’ve never heard that vocalization when elephants are alone. It may be a signal like, ‘Shshhh, it’s okay,’ the sort of sounds a human adult might make to reassure a baby.”,但是該篇文章僅取後半段文字,所以讀者可能會有些困惑,文中所說的「聲音」指得是大象遭遇不順後,常常會發出的高頻鳴叫聲。 ※以上文章純屬作者見解,非本站立場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
|
|||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4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