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iis村民活動中心
suiis村民佈告欄
|
||
|
||
|
風潮音樂 的專欄
資訊彙整•編輯/陳曉燕、陳蓓蓓 背景音樂:<大稻埕> / 選自《故事島》專輯 「美,或許不在劇院,不在音樂廳,不在畫廊;美,就在我們生活中。」 ──蔣勳,《天地有大美》
藝術生活化 藝術=生活 美學大師蔣勳認為藝術不該束之高閣,讓藝術走進生活,才能將美學思維、藝術文化落實於生活的想法。對此,國內知名豎琴演奏家李哲藝也有相同的主張。他日前在舉辦於瑪格莉特咖啡館的小型演奏會上,曾表示「音樂會不應該只在特定的展演空間呈現,我認為音樂應該走出音樂廳, 在更多的場域表演,才能讓音樂貼近人群,也更融入大眾的生活!」富邦藝術基金會也自2001年策畫推動「粉樂町──台灣當代藝術」展,提倡以美和藝術作為 融入生活的物件,打破創作或展覽場域的疆界,把展品放到東區商圈和辦公大樓,甚至是歷史建物、餐廳、服裝店、書局等,將「無牆美術館」的城市美學概念發揮 得淋漓盡致,真正落實「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生活美學! 在老建築裡發現新的藝術價值! 文化的發展足以呈現一個國家的進步與水平,創意產業的發生更是城市文化的重點。近年來,在文建會與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努力下,使城市再造計畫與文化創 意產業結合,將舊有廢除的老房舍或舊廠房,保持原有模樣翻新利用,配合當地傳統文化、藝術展覽,結合手創工藝或任何形式的表演,使各地方的文化空間更多元 增加及利用。 例如:舊酒廠改建的「台北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鐵道倉庫改建的「台中20號倉庫」,「花蓮創意文化園區」、「石雕博物館」,高雄的「城市光廊」、「駁二特區」…… 等等,除了提供展演平台之外,更以共同支持藝文創作及展演活動的理念,積極邀請國內、外藝文團體共同舉辦或協辦,引入設計、音樂等活動。如在台北華山的 「簡單生活節」、高雄駁二特區的「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花蓮創意文化園區的「原聲音樂節」等,這些藝文特區都成功地扮演了藝術與民眾媒合的角色,為藝術 家創造更多彼此交流學習、以及與民眾接觸的機會,也讓民眾更輕易地走近藝術。 這些藝文特區不僅是展演舞台,至今已儼然成為一處處可親可近的人文休閒場所。如果你一個都還去過,未免有些可惜!在陽光燦爛的夏天即將來臨之際,不如為自己或家人規劃假日文化之旅,將全臺藝文特區好好拜訪一下,重新認識你還不知道的新文化崛起吧! (※更多內容,請參閱《muziu音樂生活誌•封面故事》。) ★於2011.8.15前,填寫本期雜誌讀者問卷,並在寶貴意見欄處回答本期問題,答對者即有機會獲得對內室內樂團8/28於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的「仲夏樂之夢」音樂會門票二張,親子暑假藝饗同樂!(限量3名) ※以上文章純屬作者見解,非本站立場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
|
|||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5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