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小歡 2010.06.27
各位朋友:
近日在you tube看完公視「我們的島」共七集的紀錄片,「魚線的盡頭」。
「只買一條,有什麼關係?」
你我不會知道,路人也不會知道,我們在市場買一隻魚,在餐廳消費一隻魚,是在「無聲滅殺海洋」。
這片子主要內容有四:
1,許多海岸魚本多。加拿大鱈魚過去多到幾乎可以下船從魚背上走過去,現在,「快絕種了」。非洲西岸黑膚朋友說,小時候他們的海洋滿滿是魚,祖先也鼓勵他從事漁業,大家安居樂業,年年有餘。
但某一天起,歐洲最進步的捕魚船來了,把他們的魚,一次抓光!靠漁業生存的黑人們無法在當地活下去,只好移民到歐洲做工。(工作之一,也許就是在最進步的捕魚船工作。)
全世界總漁獲量年年在減,多位幾十年資歷的潛水夫忍不住跳出來表態,指大漁船大罵:「他們都瘋了!全世界都瘋了!」
2,全球海洋大型魚已經被捕得剩下多少?從10%到30%,學者還在爭論,唯一不再爭的就是,「牠們的數量,在急速下降!」
以地中海重要的黑O魚而言,若希望以後還吃得到,不滅種,專家給歐洲部長會議建議的年捕量底線是1.5萬噸,但部長們的決定,居然還是超額一倍,達2.9萬噸。更有甚者,這些「限捕」在很多地區是不會被認真執行的,以致專家估計,實際年捕量是 6.1萬噸,專家們真的只能跌足痛哭!這種名貴魚,將會愈捕愈少、愈小,最後……沒了。
3,片中記者去問(應為知名)餐廳:「你們知道這是瀕絕種的魚嗎?能從菜單上拿掉嗎?」該餐廳的「應變」,竟是在菜單上註明「這是瀕絕種魚」--真的哭笑不得。
4,現在問題已不是地區性或單一事件,它嚴重到已形成一種「海中現象」,而這現象最最根本的邏輯,就是「目前人類的撈捕狀況,就好像把農田拿來一年犛過七次」,這種田,能剩下什麼?
用海底拖網拖過,無一倖存。「再這樣撈下去,海洋最後會只剩下泥土和蟲」。
看完片子,我們真的要問:我們一定要在這一代,就把魚吃光嗎?要把海洋刮光嗎?
令人洩氣。
片中專家對消費者的建議,第一,少吃,或不要專吃大魚;第二,只買有認證的魚。所謂認證,就是證明該漁貨,照規矩「限量捕撈」。
我們覺得,這也不是太好辦法,人少吃,有可能貪得無厭的大漁船照樣濫捕,魚會變得更廉價,魚會絕種得更快!
更好的辦法,也是專家的夢幻建議--那些捕魚技術太好的漁船,要限制!
我們的看法是--那種船,不要再做、不要再出海了!
這部片子,也提到我們前幾封信說的:大漁船會捕入大量的「垃圾魚」(是他們真正要捕的魚的二到三倍,甚至有的到十倍),隨捕隨丟,然而這些魚再也活不了--但牠們卻是整個地球「造氧循環」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真的太「討債(浪費)」了!大家可能須要清醒過來。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都不要再吃了!營養不會不夠的!
※
上週杜十三發表新書「杜十三主義」。他在貴賓室接受訪問,說起他思想的主軸:「把仇恨通通放掉,放掉……那什麼都會好起來,連地球暖化也會不見了!」
我在旁聽著。
認識他二、三十年,就是這句話,最中聽。
※
碰見詩人鄭愁予先生,我自我介紹「目前在做週一無肉日」,他一聽,說:「週一不吃?我覺得,週二、週三……都不應該吃。」
※
我們去看過李泰祥大師後, 消息傳來,他已交待家人,「星期一不要再準備肉了!」
※
昨天意外看了電影「傾城之戀」,二、三十年前邵氏老片子吧!竟是上品,更意外。
這部電影原著是張愛玲的小說,我迄未讀過。看完覺得有話值得一提。
先說出最後、最不重要的一點心得:片中的繆騫人,真會穿衣服。三十年代的衣服,把自己包得緊緊的。但會穿就是會穿。
女人會不會穿衣服,看她三次(出門)就知道。
然後,也立刻可以知道,她的審美鑑賞水準,到什麼級數。
※
請容我說一點素菜。
前一陣碰到幾位餐廳連鎖的大老闆。交換些觀念。
作「無肉料理」,如堅持不用再製品,初手確實可能產生做得「青青菜菜(隨便)」的後果。這個時候,我的建議是:多多利用「硬菜」。
這是我發明的詞。青菜中,較硬、耐咬者,有筍、香菇(大朵、不可細切)、茭白筍、蘆筍、腰果,等……在家中作菜,要善加利用,才能較符合原為肉食者的習慣。我吃過一位大廚,將竹筍一頭切圓,另一頭,意外地割成「薄片」,上澆醬汁,咬感不同凡響,意外。
週一無肉日聯絡平台
蘇小歡 敬上 於 歸藏山莊
附:
1,魚線的盡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gmQ2wDDAZs&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47-9xLI0O0
(點入後,可點右邊第2、3、4……集看完。)
2,呼倫貝爾(日報),好遙遠且古老的地方,。
http://www.hlbrdaily.com.cn/news/68/2010-6-25/40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