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iis村民活動中心
suiis村民佈告欄
|
||
|
||
![]() |
|
關懷生命協會 的專欄 2023年發生了一件全國震驚的動保事件,自六福村逸出的東非狒狒,在全國眾目睽睽之下被獵人槍殺。超展開劇情,也將展演動物議題真實上演到全國民眾眼前。該事件牽連一中央主管機關—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時為林務局)及兩地方主管機關—桃園市農業局及新竹縣農業局,最後連監察院都介入調查,並在結果報告建議糾正農業部(時為農委會)及桃園市政府。 而早在這荒腔走板槍殺狒狒事件的前一年(2022),本會與鳥語獸躍、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就已經針對六福村10年死8隻長頸鹿召開記者會,公布經田調後,發現六福村存在展演動物管理上的問題,除呼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下簡稱林業署)駁回六福村輸入長頸鹿的申請,並揭露行政體系在管理上可能存在的漏洞,提出改善訴求,希望能避免發生憾事! 令人扼腕的是,在與行政體系各種函文來往釐清六福村審查申請的過程中,還是發生了狒狒逃逸事件,來不及阻止一個荒謬悲劇,甚為遺憾。 本文將整理2022年長頸鹿記者會提出的議題與後續結果與2023年狒狒逃逸事件的後續,說明六福村這兩起事件,其實是展演動物管理上的顯影劑,顯示出各行政單位與法規之間的灰色地帶,也讓各位讀者知道,靠著大眾對本會的支持及對展演動物的關注,長頸鹿和狒狒並沒有白白犧牲,雖然牠們付出了生命,但卻可以推進改善現行體制對動物展演上的管理疏失,造福更多展演動物。 2022年「10年死8隻!反對六福村在引進長頸鹿送死3/22布丁妹追思記者會 為展演動物致哀」2022年,長期關注全國展演動物的鳥語獸躍粉專獨立調查員Sera,對六福村園內展演動物的圈養環境進行調查,發現多起有違動物福利事證,並得知六福村向林業署申請輸入長頸鹿。經林調查員的資料整理,六福村在10年內竟養死了8隻長頸鹿,故與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及關懷生命協會(下稱本會),商議召開記者會,將六福村在圈養展演動物上有違動物福利之處揭櫫大眾知曉,督促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正視六福村現有展演動物的照養不足之處,應避免又輸入新動物卻無法給予適切照顧,並提醒社會大眾在看見企業為刺激商業消費時的行銷包裝外,也能看透背後動物的慘況,選擇全家休閒時,別成了「你的娛樂牠的痛苦」幫兇,慎選落印在孩子們內心對動物尊重的生命教育。 本會與鳥語獸躍及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在彙整相關資料後,發現六福村的圈養環境標準除與國外動物園動物福利指標相差甚遠外,部分作法甚至遊走《野保法》及動保法邊緣,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卻未有管理作為,基於行政監督的立場,需檢視法規管理上的缺失,故於同年3月22日聯合記者會上提出六福村在法規上有疑慮之處,請相關主管機關說明: 一、林業署對《野保法》保育類動物僅「供教育、學術研究之用為限」之定義: 圖一,在六福村的售票網站上,可看見環尾狐猴、非洲獅及犀牛都被設計為互動體驗並標上價錢來招攬遊客,有將保育類動物改為商業利用及野生動物寵物化的付費體驗之疑慮: 圖二,所付費的體驗活動將野生動物寵物化,以此製造野生動物與人類非必要且無教育意義之親近,甚至是為滿足顧客驚奇體驗,人為誘導牠們非自然表現的行為,進行「餵食野生動物」的錯誤行為。 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24-2條「保育類野生動物之活體,其輸入或輸出,以學術研究機構、大專校院、公立或政府立案之私立動物園供教育、學術研究之用為限。」六福村所設計的「體驗」活動,不但不是滿足其自然習性,還透過人為操作,誘使保育類動物展現非自然行為(環尾狐猴坐在人類身上及獅子趴在籠車站著討食),並且利用其稀有性標價(票價不低)做為招攬生意噱頭,其行為是否有違反《野保法》,在記者會上邀請林業署與會說明。 二、環境部(時為環保署)應重視「環境教育」字樣在使用上之定義: 圖三,六福村在一般類的野生動物圈養環境上,依調查員Sera田調也發現以下問題:
圖四,六福村無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卻仍大打「環境教育」字號,塑造教育形象。 根據環境部「涉及動物活動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審查指引」: 一、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為辦理涉及動物活動之設施場所,申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業務,特設本署環境教育認證審查小組,並為確保動物福祉,俾利認證審查有所依循,特訂定本指引。 二、本指引所稱動物活動係指涉及動物之展示、飼養、餵食、觸摸、騎乘、表演及其他直接或間接之相關活動。 三、基於環境教育法尊重生命之立法意旨,任何申請設施場所設有動物表演者,本小組應作成不予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之結論。 然六福村不但在圈養環境上有諸多不符合國際飼養標準,有損動物福利外,另也有動物表演,不符合「涉及動物活動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審查指引」之審查標準,確實未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但還是不斷以「環境教育」為宣傳,亦在記者會上邀請環境部與會說明。 透過揭露六福村圈養環境缺失實則指出相關法規管理的漏洞與矛盾一、六福村保育類動物展演行為後續調查 記者會後,本會仍持續追蹤六福村的保育類動物是否為商業利用,發現中央地方分治管理的鬆散,可能導致業者遊走灰色地帶,整理過程如表一以說明。 從三月記者會提出六福村保育類野生動物展演疑義,歷經半年的林業署、新竹縣農業局、六福村三方的函文往來,總算得出農業部函釋(農牧字第1110714819號),並發文全台各縣市政府,定義出:「保育類野生動物不得進行表演及與人互動之行為」。 而從本案的追蹤中(如表一)顯示出從中央到地方對業者的管理消極被動之缺失整理如圖五: 圖五中央與地方對動物展演業者管理消極被動。資料來源:關懷生命協會(2023) 從上圖可看出無論是中央或地方主管機關,對於的業者管理: (一)掌握很少:從上圖紅字就可知,若展演業者出問題時,中央和地方管理的SOP就是找業者過去申請查核的相關資料,但掌握的卻很少,無法主動稽查,需業者提供。 (二)沒有明確規範:中央雖說實際是由地方管理無法涉入,但地方又常常因無明確規範或指引,無法判對業者是否有違法情事,最後還是由業者提供的資料做審查。 (三)仰賴專家學者:在沒有明確規範飼養計畫下,很多都是以專家意見為判斷,然專家學者審查名單及審查意見亦不公開,若最後呈現出有違動物福利之情事,卻沒有人須負責。 從上述消極被動的管理模式,就可理解2023年的狒狒事件,為何一開始查不出狒狒是從何逃逸,而連一隻中大型保育類動物在民間移動,主管機關都查不出是從何而來,就是導致後面悲劇的根本原因。 表一 六福村保育類動物展演行為後續調查。資料來源:關懷生命協會(2023)
二、長頸鹿輸入的持續追蹤: 記者會上呼籲林業署駁回六福村自墨西哥輸入三隻長頸鹿是最主要的訴求,調查員Sera指出六福村在長頸鹿圈養環境上是不適合長頸鹿,十年養死八隻長頸鹿,多數年齡不到10歲,遠低於長頸鹿的平均壽命,如下表二。 表二 六福村長頸鹿死亡相關紀錄。資料來源:關懷生命協會(2023)
圖六 《野保法》管理動物輸入的種類。資料來源:關懷生命協會(2023) 對於目前林業署依《野保法》所制訂出的野生動物輸入流程,只有針對第4條及55條所公告的物種,才有較高強度的輸入管理,會成立審查小組,非保育類的一般野生動物,基本上是以線上申請為主,只有「必要時」才會成立審查小組,而非公告的人工繁殖野生動物及一般活體動物,只需線上申請輸入即可,如圖六所示: 而長頸鹿並未列入林業署所公告之物種,因此本會與友團在記者會上提出六福村申請輸入長頸鹿的審查一定要有現場會勘,並且要公開透明,且需有動團參與。 本會與鳥語獸躍調查員Sera兵分二路,本會追蹤保育類動物的展演疑義,林調查員則緊盯六福村長頸鹿輸入及圈養環境改善。 記者會後,林業署隨即在四月初成立審查小組至六福村實地審查,但仍走「低調」路線,未公布日期及審查委員名單。得知要審查時,已經是會勘前一天,在不到一天的籌畫下,本會、鳥語獸躍及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當天與支持民眾,共五部車驅車前往六福村進行抗議!現場來了大批警力,時任時代力量新竹縣議員連郁婷到場陪同。 圖七 農委會2023/4/7到六福村審查長頸鹿輸入許可,引來動保團體、時代力量新竹縣議員連郁婷(前中)等抗議。(照片來源:自由時報記者黃美珠攝) 但記者會的呼籲也不是全然無用,該次審查,政府相關部門有參考調查員Sera提供的資料,一一檢視並要求業者改善。且現場的抗議也有效果,之前連立委也很難取得的審查紀錄,林業署有發給關心本案發展的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而該次審查委員亦提出修改意見,林業署要求六福村改進再進行複審。 本會聽聞六福村長頸鹿輸入申請的複審在2023年1月進行,陳椒華立委辦公室也持續關心審查結果是否有同意輸入,詢問林業署卻未有下文,本以為會等很久才會得知結果,沒想到在同年3月17日傳出狒狒逃逸事件,輿論討論越演越烈,24日中央及地方接獲通報正式立案,27日狒狒就慘遭擊斃,28日六福村承認狒狒是由他們的園區逃逸出去,而29日陳椒華委員就收到了農業部駁回六福村的長頸鹿申請函文,30日當時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即在記者追問狒狒事件中,公布「在開完學者專家會議後,因為不符合野生動物福利要求,禁止進口」,正式公告駁回六福村長頸鹿申請。六福村長頸鹿輸入申請及園內動物福利問題改善追蹤,如下圖八: 圖八六福村長頸鹿輸入申請及園內動物福利問題改善追蹤。資料來源:關懷生命協會(2023) 除長頸鹿的輸入申請,調查員Sera亦在記者會(2022年)後致電新竹縣家畜防疫所,將田調中發現六福村有動物福利問題的資料提供新竹縣政府,請新竹縣家畜防治所應依照《動物展演管理辦法》規定,要求六福村依動物習性改善園內動物飼養狀況與場館設計不良問題。然新竹縣政府卻表示要等2023年兩年一次的評鑑時再要求改善。令人扼腕的是在新竹縣政府尚未對六福村進行展演動物業者評鑑,就爆發狒狒事件,六福村的圈養環境受到全國關注,本會與鳥語獸躍、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透過媒體將2022年就提出的六福村圈養福利問題再度揭櫫社會,讓民眾知道六福村的展演動物管理問題非一朝一夕,而主管機關消極處理也非一朝一夕,才導致狒狒悲劇上演。 表三 動團2023再度呼籲主管機關重視六福村展演動物福利問題。資料來源:關懷生命協會(2023)
三、動物園「教育用途」的規範
除保育類野生動物的展演行為疑義及長頸鹿不宜輸入之外,在2022年的記者會上,本會亦提出六福村使用「環境教育」為宣傳的適切性,且六福村雖非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卻是政府立案之私立動物園,擁有輸入及展示保育類野生動物的資格,亦衍生出動物園「教育用途」的規範及管理,整理相關法規及單位說法如圖九: 從上圖可知,動物園雖為社教機構,但主管機關教育部終身教育學習司(下簡稱終教司),將動物園與其他社教機構一視同仁,並未顧及動物園是圈養多元生命族群,需要照顧多樣性動物之各式福利的功能,應有不同於其他社教機構的特殊性。 為加強法規上對動物園的動物展演行為能符合其「社教機構」之意涵,不做違反動物福利之錯誤展示,本會認為應在《野保法》之保育類動物利用或《終身學法》之動物園申請,都必須有更清楚的教育規範,才能落實符合社會尊重生命、體現動物福祉之重要及確保公私立動物園輸入保育類動物「為教育、學術研究之用」。故將「公私立動物園申請設立之條件中,增加須經「『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列為2023年第20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的建言。教育部終教司與2023年5月邀集本會與農業部寵物管理科(下簡稱寵管科)討論此案,寵管科表示目前已將動物展演許可的審查先行至申請設立動物園社教機構立案時,然本會表示這只是將動物園設置實應考量之基本圈養動物的動物福利列入審查,是否就代表符合「社教機構」的 「教育意義」?而針對這點,終教司表示將召集專家學者討論。 I don’t want to say:「I told you so」, but … I TOLD YOU SO.綜合上面三點的整理,可見各相關主管機關對於展演動物的行政管理上尚有許多未逮之處,而這些灰色地帶,也是業者遊走法律邊緣的空間,雖本會、鳥語獸躍及台灣動物平權會在2022年「10年死8隻!反對六福村在引進長頸鹿送死3/22布丁妹追思記者會 為展演動物致哀」上,已經示警六福村有展演動物管理上的問題,但相關主管機關仍未有警覺積極查核,終導致2023年的狒狒慘遭擊斃的事件,一切都猶如電影情節的環環相扣,最後上演了一齣無辜生命被犧牲,林業署及桃園市政府也無奈地被監察院糾正的悲劇。 為何說林業署及桃園市政府無奈?監察院調查因著重「東非狒狒現蹤於桃園市南區,桃園市政府展開圍捕行動,該狒狒闖入民宅後,卻遭獵人槍擊死亡。」,但造成狒狒逃逸的六福村是由新竹縣政府所管轄,監察院對新竹縣政府僅提出「確實檢討」。然在監院調查報告中,亦指出「三、新竹縣政府為野生動物保育法、動物保護法地方主管機關,負有查核、稽查及評鑑之責,轄內六福村飼養之狒狒逃脫原因與確切數量,迄今仍屬未知,事後雖現地查核並命其限期改善、加強防逃措施,惟歷來尚有遭訴其展演動物孟加拉虎、非洲獅、長頸鹿等飼養環境不良等情,仍應持續追蹤、輔導改善,以落實生命教育、增進動物福利」。 可嘆的是,連續兩年因動保事件上新聞的六福村,展現的不是上市上櫃企業雅納諫言的社會責任氣度,而是以提告興訟的方式來面對本會及友團於2022年記者會上所提出動物福利的問題,試圖利用司法資源來轉移社會大眾焦點。而同樣的招數亦在2023年的狒狒事件中再度使出,揚言提告開槍射殺狒狒的獵人不實指控,來轉移為何自狒狒從何逃逸、私下協助民眾捕捉不通報主管機關、參加桃園市府的捕捉團隊卻未見有提供動物園應具備的逃脫捕捉專業建議,到最後獵人還說是聽從六福村獸醫指示開槍,整個狒狒逃逸的足跡,一直有六福村在其中,甚至在最後輿論炸鍋,才承認狒狒是從六福村逃出,至少為狒狒認屍了。 雖是憾事但至少讓牠們沒有白白犧牲台灣灣動物保護政策,不是由政府高瞻遠矚的施政上而下落實,都是在社會上發生種種動物苦難時,引起了民眾惻隱之心,匯集民眾意願倡議公權力介入為動物的生命保護權益。2014年在運輸中慘遭摔死的阿河,是奠定為展演動物立專法的烈士,而在六福村只活到15歲的長頸鹿布丁妹及從六福村逃出來還被槍殺的無名氏狒狒,也改善了展演動物的管理: 一、農業部函釋陸域保育類動物只能靜態展示不能與人互動,且海洋保育類動物經陳椒樺立委質詢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允諾一個月後評估表演行為之適切性。 二、農業部駁回六福村輸入長頸鹿,其考量點:「環境設施、疾病(捻轉胃蟲)及長途運輸,都不符合野生動物相關福利要求。」亦可做為日後若有業者申請輸入大型動物之衡量參考。 三、教育部終身教育司正視動物園不應與一般社教機構等同視之,需針對園內動物生命展示或展演有明確的教育用途審核,確保呈現正確對待動物知識,才能符合終身教育法之精神。 四、監察院糾正報告指出:
因動物保護從來也不是執政者的主要政策,所以在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確實在動保議題上的行政量能不足,難免淪於被動狀態,但隨著農委會已於今年8月升格為農業部,且原畜牧處動保科獨立為動物保護司,林務局也升格為林業署,在有更多行政資源下,冀望未來動保業務能漸漸從「動物出事→民怨沸騰→相關主管機關出面滅火→研擬改進管理」這樣的模式,可以更積極的提升到主動預防動物死亡之憾事。 本會也呼籲六福村,勿再以司法資源來面對社會質疑,企圖藉由提告「妨害名譽」來終結社會對六福村圈養動物福利的公評。無論是從台灣高等檢察署駁回六福村對地方法院不起訴之再議,或是林業署及新竹縣政府對六福村幾場審查的結果,乃至監察院的調查報告,都證明本會與鳥語獸躍、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在2022年記者會上所言為真,並非誹謗六福村!事實上本會及友團之本意,乃是希望藉由六福村一案發現法規上之不足,督促相關行政機關能落實展演動物福利的管理。 最後,僅以六福村提告本會及友團誹謗之《臺灣臺北地方法檢察署檢察官不起訴處分書》其中一段,說明動團對展演動物福利關注的職責:「告訴人身為國內知名遊樂園與動物園業者,每年招攬成千上萬之國人入園遊玩、參觀,亦為國內眾多各級學校校外教學之首選據點,在收費營利之同時,理應負起社會責任,完善其園內動物保育之軟、硬體設施,而被告等人身為動保團體,出於對營利之業者之強力監督,貫徹我國保護動物、與大自然和平友善共處之理念,因此對告訴人提出尖銳批評,自難認有何出於誹謗犯意而為之,是本件應認被告3人犯罪嫌疑均尚有不足。」 不只六福村,任何以非人類動物為營利的產業及相關行政法規之執行,都會是本會及所有動保團體「強力監督」的對象。
※以上文章純屬作者見解,非本站立場
![]()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
|
|||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5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