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iis村民活動中心
suiis村民佈告欄
|
||
|
||
|
李偉文 的專欄 現在孩子的環境好了,資源多了,卻反而喪失了意志力,沒有那種非完成不可的熱情。 的確,現在的孩子似乎十八般武藝樣樣都會,在家長的栽培下,參加很多才藝班,聘請許多名師來教導,但是仔細看孩子眼中反而從小失去了熱情的光芒。 是不是這是物質太豐盛之下的後遺症?在還沒有學習動機下就教會太多操作技巧所形成的? 孩子生活中已經不再有他們必須努力或爭取很久才能獲得的事物,所以任何東西在他們眼中就變得可以可無,沒有了熱情當然也喪失了百折不撓的意志力。(更糟的或許是,生活中孩子唯一必須爭取半天才能獲得的機會居然是打電動玩線上遊戲?) 素來有經營之神美譽的王永慶先生有個著名的瘦鵝理論,他從小時候養鵝經驗發現,那些從未真正餓過的鵝養不肥。只有那些曾經被餓到半死不活的瘦鵝,一看到食物就會拼命地大口吞下,滿到喉嚨才會停止,等幾個小時後食物稍微消化一些,就立刻大吃一頓,如此周而復始,沒有間斷。 這或許是來自貧窮生活,物質匱乏的孩子,往往是最有拚鬥心,最有韌性與意志力的原因吧。賈伯斯最被人傳頌的話stay hungry,大概就是講這種超強的動機? 其實世界的競爭是很激烈的,即便能力再強,再有興趣,要出人頭地比別人傑出一點點的過程中,也必須經歷無數辛苦乏味的努力,必須有強大的意志力與學習動機來支撐。日本人的「學習」兩個字是中文的「勉強」,的確,有意義的學習除了興趣,還必須有點勉強。 多年前跟音樂家老友的女兒聊天,我們看著她從小學到大學畢業,問她對於學生時代最遺憾的是什麼是?她想了一會兒,說:「最遺憾鋼琴只學了幾年,沒有繼續彈下去,當年媽媽應該更加用力逼我練習,不該讓我自己放棄的!」 這些年來,一直記得這段對話,也常常思考對於孩子的興趣與學習,在「尊重與勉強」之間的分寸該如何拿捏? 最近嚴長壽先生出版的新書「你就是改變的起點」,其中他說最怕看到孩子說因為什麼什麼原因被鼓舞而激發出興趣,進而投入某個行業。 嚴先生很明確地說:「被感動而行動是危險,也膚淺的決定,有許多光憑熱情進入飯店的年輕人,承受不了實際的工作壓力,很快就陣亡了。」 我想只憑興趣或熱情並不足以成事的原因除了不了解自己的性格與能力之外,每個表面光鮮亮麗的工作背後都有枯燥乏味的一面,光憑偶像崇拜的衝動,是無法撐過日復一日的辛苦操練。嚴先生明確地表示,只有真正了解現實後的熱情,才看得到這些勞動背後的學習意義。 其實幾乎所有的行業都一樣,喜歡唱歌不見得適合當歌星,喜歡打球也並不是能當上職業球員,即便單純當作興趣休閒的娛樂,要登堂入室,也必須度過一次又一次的瓶頸與障礙。 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意志力?除了前面所說,stay hungry之外,若能訴諸於背後更高層次的意義與目的,同時有好的學習夥伴或前輩的鼓勵,也許比較有機會將一時的熱情轉化成可長可久的興趣。 這種更高層次的意義,才足以鼓勵自己每天努力不懈,並且規劃出有連貫的學習計畫,集中力氣實踐自己的夢想。 ※以上文章純屬作者見解,非本站立場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
|
|||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4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