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iis村民活動中心
suiis村民佈告欄
|
||
|
||
|
李偉文 的專欄 最近有朋友的朋友輾轉找到我,因為他義大利的記者朋友,正在寫一本關於歷史和文物的書,想把台北也記錄在他的新書裡,希望我提供台北市裡七個非去不可、而且兼具歷史意義的大自然景點。 我想了一下,列出了七個地方供他參考。其實怎樣算是具有歷史意義,當然是見仁見智,但是我覺得任何一個地方的所有發展,不管是產業、生活、文化習慣,一定會根據於當地的自然環境,也就是有什麼的自然環境,就會衍生出屬於那個地方獨有的人文素質。因此,不管明顯或不明顯,或大或小,任何自然環境都一定有它的歷史意義,即便只對特定的少數人。 後文就附上我提供的參考建議: (一)小觀音山與寶藏巖在熱鬧的公館夜市邊,山的一側是自來水博物館,日治時代從新店溪取水後在此處理供台北市民使用,另一側則類似香港從前的調景嶺,一整片兩百多戶違章建築沿山坡層層疊疊長出來的,很獨特的建築形式與族群文化。 在此地你要爬過許多人家的屋頂,穿過別人的後院才能進得了家門。現已將這二百多棟建築改為「寶藏巖國際藝術村」以及「國際青年會所」。 (二)台北市裡的秘密花園──富陽自然生態公園由捷運麟光站步行五分鐘,從街市轉入公園,不用一百公尺,就進入一片貨真價實,百年來未經破壞的原始森林。 這裡從日治時期就是軍事彈藥庫,除了少數人為建築的庫房,其他整個山谷都成為管制森嚴的區域,也因此保留下一整座沒有人為干擾的森林,而且居然位在台北市大安區與文山區交界,也就是人口稠密的都市中心。 歷史的發展有時很弔詭,原本是軍事管制區不准民眾接近的地方,在百年後,竟然成為都市裡珍貴且難得的綠寶石。 (三)天母水管路古道從中山北路七段,天母地區的巷弄步道往上走,一個半小時可抵達陽明山文化大學附近;沿途可以看到黑色巨大的水管從紗帽山的水源處,一路往山下延伸至山腳的三角埔發電所。 從日治時代起,紗帽山水源地引出的泉水,供應台北盆地北邊天母士林民眾的生活用水,目前在水源地還留有淨水場的石屋、氣曝室,以及造型古樸又典雅的石橋。 步道平緩而陰涼,林相豐富,途中岔路還可以前往鮮為人知,清幽且非常漂亮的紗帽瀑布。 (四)關渡紅樹林淡水河出海口的紅樹林,是全世界紅樹林分布緯度最北端,以落地生根的水筆仔聞名。 一九七ま年代,政府打算將紅樹林填海造陸,整個區域蓋國民住宅,幸虧由當時剛返國的一批學人,比如林懷民、蔣勳、龍應台、馬以工……等人寫文章呼籲應該保留這個濕地,這個開發計畫就此停止,這大概可以算是台灣環境保護運動的起始。 後來經保育團體努力數十年,終於在一九九六年,台北市政府花了一百多億台幣將此區域規劃為關渡自然公園,為這片紅樹林取得永久居留權。 (五)芝山岩從芝山岩這座位在士林鬧區附近的小山,就可以認識整個台北盆地的歷史。 古代台北盆地是一個湖,先人沿淡水河划小船進入台北湖,湖中的小島就是芝山岩。有些人在此定居,因此芝山岩遺址發現了三千多年前大量的貝殼,以及石器,骨角器,甚至還未腐爛掉的木器。 芝山岩壁和小山丘頂部的岩面上有水蝕壺穴,可以知道當年水位的變化,而且在這裡可以找到海岸植物,比如穗花棋盤腳,也可證明這裡曾經是靠海的溼地。 芝山岩有四個隘門(現只剩西跟北兩個),這些隘門是來自福建的漳州人與泉州人因爭奪地盤發生大規模械鬥時,漳州人為了防禦所搭建的城牆。 (六)北投溫泉博物館與地熱谷位在北投公園內的溫泉博物館,一百多年前建造,是當時全東南亞最大的公共浴場,木結構建築,保留完整。 北投公園又是整個北投溫泉區的中心點,沿著山徑走可到少帥禪園,這是日治時期的新高飯店,後來作為張學良軟禁的居住地方,現已開放成餐廳及高級溫泉浴室。 附近也有自然景觀地熱谷,終年蒸氣瀰漫,又稱為地獄谷,是硫磺氣及溫泉水的出口,提供北投溫泉大部分的水源。 (七)大油坑大油坑在大屯火山群七星山北邊,是一個活動非常旺盛的地熱爆裂口。坑內硫磺氣四處溢散,山谷內佈滿鮮黃的硫磺結晶,硫磺在熔化後會變成橘紅色的油狀液體,這也是地名油坑的來源。 硫磺是古代製作火藥的主要原料,而大屯山是台灣唯一硫磺產區,所以三百年前清朝就派人來開採,是重要的國防工業。郁永河的《裨海記遊》就是記載他來開採硫磺的經過。 ※以上文章純屬作者見解,非本站立場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
|
|||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4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