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iis村民活動中心
suiis村民佈告欄
|
||
|
||
|
李偉文 的專欄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最近有幾個期刊分別針對以色列的教育制度做深入報導,書市裡也突然出現好幾本介紹猶太人教養孩子與學習方式的書,這些報導都以猶太民族從小訓練孩子提問的習慣為核心,認為這是猶太人創造力與學習能力非常突出的主要原因。 我也認為培養孩子想像力與創造力,最有效且具體可操作的方法,就是想辦法讓孩子敢發問,願意發問(這是態度),而且能夠提出好問題(這是能力)。 原本人類天生是非常好奇的物種,每個孩子從學會講話之後,就會不斷詢問大人:「為什麼?為什麼?」可惜當他們進入學校,被各種評量,考試轟炸之餘,為了考高分被訓練以最快度寫下標準答案,反覆背誦之下,他們不再好奇,也不再用腦思考,連帶著也失去了問問題的好奇與提出好問題的能力。 當我發現孩子不再發問時,大概從小學四五年級起開始訓練她們提問題的能力。起先我跟她們一起看電影,然後期待她們能跟我討論,結果她們等著我講解,根本沒辦法提出任何問題,逼急了,就找藉口說還要做功課,要準備考試,然後就一溜煙跑掉了。 後來我改找精彩的日劇,每看完一集,強迫她們一定要提出幾個問題跟我討論,不提出好問題,就不能看下一集。結果經過這樣「半強迫」的訓練,她們慢慢建立信心,發現自己也有能力提出好問題,連帶著也願意花時間去思考跟想像了。 的確,要能夠提出好問題是很費腦筋的,因為你必須很專注地參與當下這個情境,然後回想過去的經驗與背景知識,最後才能提出自己的困惑,當然,好問題也往往是指向未來的,尚未發生的各種可能性,所以這整個思考過程包含了從現在、過去、然後到未來,以大腦運作而言,會產生相當複雜的新連結,這也是有效學習的關鍵。 除了利用日劇或電影的討論讓孩子找回思考想像的能力之外,我也跟她們分享了我在學生時代雖然讀教科書應付考試所花的時間並不多,但是成績還不錯,主要就是我很會猜題。當我每讀完一個章節,就會問自己:「假如我是老師,這個章節我會出什麼題目?」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習慣,就讓我讀書非常有效率,而且化被動為主動,逼自己去思考這個章節的意義。 當孩子進入大學之後,我也建議她們養成二個新的習慣,首先是強迫自己每上完一堂課,一定要問老師一個問題,第二個習慣是,不管是聽完一場演講或參加任何會議或聚會,問自己另一個問題:「假如我要向沒出席的好朋友轉述三個重點,我會講哪三個重點?」 當我們知道聽完課必須提出一個問題,就麼那堂課一定會很專注,同時若要求自己必須立刻歸納出三個重點並且訓練用自己的話口述出來時,這些聽到的新訊息才能被我們有意識的牢牢記住。 其實除了在學習上要養成提問題的習慣之外,我也常提醒孩子自我探索,找尋生命呼喚或生涯職志時,可以用另外三個簡單的問題來協助自己:什麼事情使我覺得很感動?什麼人令我羨慕?假如你不用顧慮任何人、任何事,現在最想做什麼? 這些問題要經常問自己,因為隨著個人的成長,答案也許會改變,不過,我相信常常問自己這些「人生三問」,可以幫助我們把「想」做的事情,變成「要」做的事情,以及「正在做」的事情。 ※以上文章純屬作者見解,非本站立場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
|
|||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4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