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iis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最愛
限時特價商品
» 更多
 
現在位置:討論區 / 愛情與友誼 / 所有回應 愛情與友誼 # 182718 之文章
討論區/愛情與友誼 文章

上一篇:從前的淚水化成一朵朵的愛    下一篇:唯有智慧能一統自己
主題:不如意~想罵人該如何?? 含原文總篇數 4
原       文
作者: 天線寶寶小波
發表日期:2006/11/30 19:57:45
文章編號:182718   推文人氣指標: (4)

不曉得脾氣大還是心浮氣躁,有時候會看一件小事有股罵人~像有女生開車一直(行車中)我騎機車然後要往這兒靠不是在巷道沒打方向燈(千鈞一髮)汽車跟機車kiss出人命





  發表文章   回覆原文  引用原文   精華區  

推文內容:

潘潘sun我每天都要罵人…因為有些小孩真的欠罵…2006/12/08 13:24:24
澤地^_^ 感恩 ^_^ 「想」駡人?可以!但是先等五分鐘,「氣」消一些了再開駡 ^_^ 如果五分鐘後還在「氣」,那就再多等五分鐘囉 ^_^ 感恩慈悲 ^_^2006/12/01 8:53:39
沙米亞咚盡量在現場時罵在心理吧!脾氣好不是一兩天脾氣不好也是有原因的,慢慢修正自己,最好的方式是同理心。有時候我們也會有小疏忽造成大事故,為什麼開車討厭騎車的人而當你騎車時討厭開車的人就是這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如果你不會開車第一次上路後面的車族想必也是一樣吧,如果不趕時間就多讓讓,如果趕時間就克制吧2006/12/01 1:33:42
不退初心不可以。最後不安的還是自己。曾在高速公路因找不到空隙讓一台遊覽車超車,他由右側超前,竟把整杯茶葉茶往我擋風玻璃潑下來 ,當時很氣拿他沒輒。到一交流道眼看他準備出去了,追過去按喇叭向他示意,並狠狠的送他三字經。學佛之後才知那叫結惡緣,八識田落下印象是難以磨滅的,當下就要轉念感恩他為自己消災。2006/11/30 21:33:01
回 應 文 章
Re:不如意~想罵人該如何??

作者: DAVI
發表日期:2006/12/06 10:34:37
文章編號:182956 篇  此篇回應:第 182718 篇 推文人氣指標: (0)


聖嚴法師針對人們常常要面對不同的煩擾事務,同一時間裡,要處理多個事情,容易起暴躁、無明、紊亂的情緒;這有個對策。

他說:《禪宗有一個公案,弟子問老禪師:「老師父,如果千千萬萬種景象同時在您面前出現,要如何處理?」老禪師說:「黑的不是白的、紅的不是藍的,是什麼就是什麼,我不在裡頭。」意思就是,我既不黑,也非白、紅、藍,它們是什麼就是什麼,不必受它困擾,保持自我清明,不論眼前訊息多混亂,心中都保持原有樣貌,就很容易處理問題。當然,要達到這種境界,是需要訓練的。》

《平常就要訓練自我情緒,淡化自我。看淡自己後,看任何事情,就不會瞻前顧後,一切的優先順序變得很清楚,也就不會混亂了。》

這個『我』,就把它看成是心念的『主宰』,『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就是把那個我執、我意,淡化掉了,要訓練它不隨外境起舞、煩亂,那麼處理再多、再亂的事情,就好像是四兩撥千金、練太極功夫一般,事半而功倍。共勉∼

  發表文章   回覆原文  引用原文   精華區  

Re:不如意~想罵人該如何??

作者: 勤漢
發表日期:2006/12/05 18:16:50
文章編號:182925 篇  此篇回應:第 182924 篇 推文人氣指標: (1)


中華民族是一個極具堅忍力的民族,隱忍謙讓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傳統美德。儒家的內聖、道家的守柔、佛家的慈悲都具有「忍」的內涵。退一步海闊天空,有所忍才能有所成。《尚書》中周成王告誡君陳說:「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孔子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君子無所爭」;老子的「天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以及佛教的「六度萬行,忍為第一」等等講的都是「忍」之道。

一、儒家關於「忍」。《論語》中多處記載孔子論「忍」。他說:「小不忍,則亂大謀」,意思是小事不能忍讓,就會破壞大事情。孔子還說:「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歟?」大意是因一時的憤怒而忘記自身及其親人,這不是太糊塗了嗎?孔子又說:「君子無所爭」以及「君子矜而不爭」等,說的都是「忍」。



《論語》中還記載孔子告誡子路說:「牙齒因為剛硬所以容易折斷,舌頭因為柔軟所以易於保存。柔軟必定勝過剛硬,弱小的東西也可以戰勝強大的東西。喜好爭鬥必定要受到損傷,一味逞勇一定會導致滅亡。做各種事情的根本態度是:忍讓是最好的。」



二、佛教關於「忍」。佛教經書中記載釋迦牟尼說:「我領悟了『不爭』的精髓,可以說是天下第一。」他又說:「六種超度方式與萬種修行方法中,忍讓第一。」



佛經中說:「為人品行端正,臉面乾淨潔白,姿態容貌美好,這些都要從忍讓中獲得。」經書中還記載:「過去有一個人,稱讚佛是有大福大德的人。聽到的人很氣憤,說:『生下來才七天母親就去世了,怎麼能說有大福大德呢?』稱讚的人說:『年齡和思想都到了鼎盛時期卻沒有死去,挨了打卻不發怒,受了罵也不回罵,這難道不是大福大德嗎?』憤怒的人心服了。」



三、道家關於「忍」。《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大意是至高無上的優良品德就像水一樣,像水一樣善良就有利於萬物而不至於發生爭鬥。《老子》又說:「天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意思是說符合自然規律的事物不與別的事物爭鬥,卻善於戰勝它;不說話,卻善於應對。



道家修煉人也留下許多關於「忍」的言論。紫虛元君說:「饒恕、饒恕、饒恕,各種各樣的災禍就會一下子消失;忍讓、忍讓、忍讓,債主和仇家從此就沒有了。」赤松子告誡弟子說:「能忍讓就不會受到侮辱。」許真君說:「忍受難以忍受的事,順從自強不息的人。」孫真人說:「忍讓就能使壞事自己消失,反省自己禍事就不會落到自己身上。」



四、其它古代典籍中關於「忍」的論述。《易.損卦》雲:「君子以懲忿窒慾。」大意是有德行的人用自我警戒來抑制憤怒和慾望。《尚書》記載周公告誡周成王道:「壞人怨恨你、責罵你,那麼你應該嚴肅德行。」又說:「不僅僅是不敢動怒。」又道:「還要放寬你的心胸。」成王告君陳曰:「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意思是必須有忍耐之心,才能辦成事情;有寬容之心,道德才能高尚。



《左傳》雲:「一慚不忍,而終身慚乎?」意思是說一次羞辱都不願忍受,難道要一輩子羞愧嗎?《左傳.昭公元年》說:「魯國人靠互相之間的忍讓來治理國家。」《左傳.哀公二十七年》記載:「知伯對趙孟說:『可恨你沒有勇氣,憑甚麼被尊稱為子呢?』趙孟答道:『憑我能夠忍耐。你恥笑我,對我趙孟有甚麼損害呢?』」



五、民間諺語說「忍」。諺曰:「忍事敵災星」。又雲:「凡事得忍且忍,饒人不是癡漢,癡漢不會饒人。」以及「得忍且忍,得戒且戒。不忍不戒,小事成大。」都是告誡人們「忍一時海闊天空,讓三分風晴雲淡」的深刻道理。



此外,歷代的文人墨客也留下許多關於「忍」的詩句。黃庭堅詩曰:「無人照此心,忍垢待濯盥。」呂本中有詩雲:「忍窮有味知詩進,處事無心覺累輕。」陸游詩雲:「忿欲至前能小忍,人人心內期有頤。」又曰:「毆攘雖快心,少忍理則長。」又曰:「小忍便無事,力行方有功。」杜牧的《題烏江廟詩》雲:「勝負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辱是男兒。」等等。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這是神傳給人的文化,目地是給今天洪傳於世的法輪大法奠定文化。法輪大法第一次揭示了宇宙的最高特性就是「真、善、忍」。告訴眾生:「道家修煉真、善、忍,重點修了真。所以道家講修真養性,說真話,辦真事,做真人,返本歸真,最後修成真人。但是忍也有,善也有,重點落在真上去修。佛家重點落在真、善、忍的善上去修。因為修善可以修出大慈悲心,一出慈悲心,看眾生都苦,所以就發了一個願望,要普度眾生。但是真也有,忍也有,重點落在善上去修。我們法輪大法這一法門是按照宇宙的最高標準——真、善、忍同修,我們煉的功很大。」(《轉法輪》)



在我看來,忍,意味著內心堅毅而決絕,即能忍人所不能忍,這是一種修養和境界。重耳流亡忍苦受辱,終成晉君;顏淵簞食瓢飲安貧樂道,終成孔門最為賢德之弟子;韓信負劍卻忍受胯下之辱,終於登壇拜將;蘇武杖節牧羊十九載,忠義守節、忍常人所不能忍,成為後世楷模。歷史上一樁樁色彩紛呈的歷史故事都在演繹著「忍」的深刻內涵,為世人今天能理解大法舖路、奠基。今天的世人在千萬年的輪迴等待中終於迎來了大法洪傳的盛世,千萬莫失去這萬古機緣啊!



  發表文章   回覆原文  引用原文   精華區  

推文內容:

不退初心無歌利王的殘忍無法成就忍辱仙人,忍辱仙人忍辱波羅密能修得圓滿,歌利王功不可歿。這其中意義深遠,只能說誰都沒他們兩人幸運,一個殺人還能得度,一個被殺還能成佛,比中樂透還難!說明佛菩薩為眾生示演忍辱波羅密,確實未有一微塵如芥子非菩薩捨身命處。2006/12/05 21:52:53

Re:不如意~想罵人該如何??

作者: 勤漢
發表日期:2006/12/05 18:14:33
文章編號:182924 篇  此篇回應:第 182718 篇 推文人氣指標: (0)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更別忘了多愛自己一些~~

  發表文章   回覆原文  引用原文   精華區  

共 3 筆 第 1 頁/共 1 頁   << 上一頁下一頁 >>

上一篇:從前的淚水化成一朵朵的愛    下一篇:唯有智慧能一統自己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4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