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S.yue.l:
很高興你認同我對咖啡一部分的看法,但我想再發表一點我個人所知道及對咖啡的認識。
謝謝你所提供的網站及其中的知識,但我想從農作物的原理及物理現象來說明,咖啡本身是一種農作物,它與所有的蔬菜一樣含有植物的膠質成份,當你在烹煮經過高溫過度時,植物的膠質就容易被破壞,舉例說明:台灣人多懂茶,大部分善於泡茶的人士都知道水開後不宜直接沖泡茶,須待水稍降溫否則茶會變澀,因為茶的膠質(一般人說潤度)已被破壞,此時的茶就不宜喝會傷胃。任何在烹煮的食物,不在過度烹煮時食材本都會顯現甜美鮮味,反之則不。再舉一個例子:粉類的勾欠大都在快起鍋時下去,否則勾欠後繼續大火烹煮即會破壞這勾欠的效果反而變水了,就是植物的膠質現象。有些咖啡醫學研究報告會指出咖啡會有刺激胃黏膜現象,如果你是喝一杯已被破壞的咖啡才會出現此狀況。
並不是所有的咖啡都會刺激胃,沒有被破壞的咖啡不但不會傷胃,它存在的膠質反而會保護胃壁。便秘時喝咖啡會有助益。美式咖啡機所煮的咖啡就不太會破壞咖啡(只要不一直保溫),不要擔心咖啡冷掉,只要沒有被破壞一樣好喝。心悸也不完全是咖啡因的錯,還是同樣的道理,破壞的咖啡造成的。咖啡因是水溶性,在体內只會停留2小時。頂多空腹喝多了會血糖降低,頭有點暈,不過吃點糖或食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