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山從七十萬年前開始爆發,先以集塊岩在附近原始沉積岩層上堆積,而後在五十萬年前至三十萬年前,激烈的噴發和緩和的湧出大量熔岩流活動交互出現,造成碎屑岩和岩漿以層狀交疊覆蓋成優美的錐狀火山體。
七星山的熔岩流也曾漫向四方,往下流到了山仔后、永福和嶺頭附近,形成數層階狀的熔岩台地;向西南和大屯山熔岩流相接,形成火山堰塞湖;向東則流至擎天崗。七星山的十山口並不大,在主峰和東峰之間,火山口的邊緣因為長期受到侵蝕變得凹凸不平,而形成了幾個小山峰,使火山口邊緣的外形並不明顯。
往昔,在星空下的人們常循北斗七星而確認自己的方向。沿淡水河入墾台北的先民,發現頭上頂著七顆小峰的最高山峰,宛如天神放置在頂的七顆星,於是,這七座小峰就變成了七星山名稱的由來。
從擎天崗大草原上的某些點看,山形完整而英挺。從比較的角度從大磺嘴附近看,七星山就像是鑲嵌在層巒疊峰中的高聳巨人般鶴立雞群。從竹子湖看七星山則有最親切的感覺,配上小油坑的嫋嫋白煙,彷若有自家田園般和諧之美。
登星山有三條路,入口為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遊客中心上方、小油坑及冷水坑對面的停車場,各在七星山的西南、西北及東南方,三條登山道各有不同的景觀和動植物特色。從遊客中心人車分離道往上走幾分鐘,登山口就在陽金公路旁,這條步道前半段為坡向上的路,經過一片成熟的森林,伴生的精采林中生物活動也隨時都在隱密處進行。春夏季時,五色鳥如敲木魚叫聲沿途不絕於耳;秋冬時有白腹鶇、赤腹鶇及黃眉柳鶯等冬候鳥出沒。一過往夢幻湖的叉路後不久,石階道瞬即陡峭起來,兩旁開始出現人造柳杉林的殘留,紅楠和昆欄樹也散置其間,以箭竹為主體的草原隨即甩開了所有的喬木,盤蜛整個山頭。一路伸進山頂火山口後,穿越旁邊夾道挺立的巨石後,線條優美的圓弧狀主峰就在眼前了。七星山的西北方,陽金公路附近的小油坑進入,走這條路線則可以強烈感受到後火山活動對地表造成的巨大侵蝕,在小油坑終年白色煙幕的無背景音樂伴奏下,經過三點磺時,如果前後都沒人影,很多人大概都會陷入一種心情上的驚恐。
從七星山的東南方冷水坑往上,有兩條路,先經過夢幻湖,過教育廣播電台後,叉路往右繞行上七星山東峰,再到主峰。由於到冷水坑時,已有海拔七百多公尺的高度了,所以,再往海拔八百七十公尺的夢幻湖生態保護區上升的距離較短,爬起來也較輕鬆,且可眺望七股山優美山形及擎天崗附近連綿不絕的山嶺風光。從夢幻湖往七星山東峰的登山步道上更是觀賞大台北盆地地形地景的好觀景點。一路繞行山徑,先從草原進入包籜矢竹和五節芒共生的山坡,在轉入一處較為陰涼潮濕的山溝地帶後,林木開始出現。這一段路坡面稍陡,接近七星山東峰時,繞上東峰後視野乍然放寬,可以看到主頂的水泥屋架,穿行不算大的火山口後,即可登頂。
七星山的主峰高一千一百二十公尺,在台灣北部大屯火山群的群峰中卻是獨領風騷,穩坐最高峰的第一把交椅,附近大小山嶺可盡收眼底。往北由小觀音山、嵩山和竹子山稜線串接的山嶺成列雄峙。東方稍偏北近處有山形浪漫美的七股山,遠方則有由大尖後山、磺嘴山連綴成的山列。東南方和西南方的下降山谷,各自蘊育了雙溪和南磺溪的源流,匯入台北盆地裡迤邐而來的基隆河。而南邊凸起的紗帽山則像群峰守候人類蠢動的前哨衛兵。
************************************************************
資料來自陽明山國家公園網頁!!
詳細群山資料及古道資料請至該網頁查詢!!
http://netcup.tecom.ntu.edu.tw/Product/NetCup185/index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