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曾經說過世界要能更為美好,知識份子必須擁有「正確理解的智慧」,身在此間,心更有此感。
本土化和全球化,本來就是相互發生,相輔相成的一個總體文化的變遷過程。沒有國際視野,很難找到走出去的路,而沒有別以傲人的特色,在世界上也就沒有立足之地。坦白說,這些都不難懂,只是一旦這兩個字眼進入了這個對立深重的社會裡時,就變成了交互指責的口水語詞,可惜!
如果我還能有一點淺薄的理解功夫,那麼有關CHA姐所談,關於部分國人在面對異文化時所產生的種種差錯,與其說是「本不本土」的意識型態使然,不如說是國人的公民教育始終在這個以功利為主的教育體系下被忽視所造成。就水也自己的觀察,這也多少帶著點經社地位差異的原因。
類似CHA姐的經驗,水也的工作也時常要和其他研究單位的同仁們,一同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或是前往國外參加活動。但不同的是水也和同仁們幾乎沒有見過類似的問題,深究原因,恐怕不是我們是否相對於其他國人更全球化,或是更不本土(面對外國人時,我們都是台灣人啊!),而是相較下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也因為如此我們更容易關照到許多細節,例如接待星馬來的訪問學者時,我們會記得在桌上準備洗手水..為來自加拿大的老師準備發言單時,我們會留意要不要也備好法文說明..我們之所以能夠在這些當中從容,究其根本並非我們比起別人更國際,而是因為尊重而來的更細心吧!
大體上,多數的國人都是熱情而好客,至於他的表現或進退有據,或粗俗樸野,關鍵則在於他是否有足夠的相關養成,也就是公民教育。適當的公民教育,會讓我們更懂得尊重包容不同的文化,更懂得體貼不同的想法。學會尊重和包容,知識本身才會具有價值,而具備了這些,本土如何,國際又有何不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