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並不是你說的不夠明確,而是你把問題的焦點反倒是鎖定到幾位熱心的小館村民身上,所謂的「中傷」對小女子來說,反倒更像是「情緒性」的用詞。
在討論之前,先記得這樣三件事:
第一、沒有人否定「生機飲食」的對於健康的益處。拜託別在這裡打轉了!
第二、生機飲食對於個別疾病的療效,除非是專業者,必且是做過在效度、信度上足夠徵信的研究,才可以宣稱。
第三、學歷並不重要,但誠實非常重要。
有關林光常先生的學歷,不僅僅是小館的幾位朋友的自言自語,事實上林先生所屬教會,也早已就林某學歷、從事醫療行為和利用宗教名義做買賣提出批判。熱心的村民姊妹還提供了靈糧堂的聲明連結。無論海內外,有關碩博士學歷的認證,都有一定的嚴謹基礎。林所提出的資料真偽,就像是把小鹿指為馬一樣,只要有起碼的學術訓練,就可以做出判斷。
至於是不是出版社的「策略」??有這種出版策略嗎?如果是我,只要博論沒寫完的一天,我就不是博士。只要升等沒過,我就不會是教授。假如是你,你會接受這種「出版策略」嗎?
我相信,誠實是上策,一直都是!
小館不少熱心並且具有醫學背景的村民一再熱心的針對各種健康議題提出建言,駁斥坊間不正確的醫療訊息。仁風作為一個風醫療專業者,我總是感懷在心,而且以他們的專業和熱忱為榮。給他們些掌聲或許會比起總是在主觀的偏執裡活著來得快樂喔!
>【 在 碧玉兔 的大作中提到: 】
>應該是我說的不夠明確所以有所誤解,這次我明確的引用了幾些文章如後。
>也提出了幾些省思..
>
>我真正想表達的是:
>
>1. 任何對於別人的負面批評或是中傷,最好是能夠親自跟當事人本人溝通瞭解之後,
>再來發表不遲。而不是聽其他人的臆測或轉述就給結論。
>2. 討論區中如有個人情緒性的用詞,最好能列出您理性推斷的理由。
>3. 對於與主流認知相反的見解,能採較開放正面的態度,而不是批評與否定。
>因為以人類目前科學的程度仍有許多解釋不了的自然現象。
>
>
>>【在 水也 109574 篇提到】
>>剛剛查了一下林光長先生的著作「無毒一身輕」的學經歷欄
>>
>>他自稱是Honolulu的企管碩士、還完成中國遼寧中醫學院的「中醫課程」,對外還自稱「教授」、「博士」
>>本身就有不誠實的問題。
>>更糟糕的,據他所屬的教會調查,他的MBA學歷證件也出自假造
>>
>您跟當事人確認過,這是他的本意或者是出版社的宣傳手法?
>
>>別的不說,一個人連起碼的誠實都沒有,就不值得信任
>>只是水也更在意的是這些人之所以能夠招搖於市
>>總還是因為有那些「傻弟子」不明就裡的根著一窩蜂造成的
>>像小館前陣子引起討論的「新世紀」叢書
>>作者就是宗教詐欺犯,明明沒有相關學經歷背景
>該作者已經被判定為宗教詐欺犯?學歷經歷真的很重要,或者可能是限制自我的瓶頸?
>
>>【在 仁風 109644 篇提到】
>>就是受到[政客][電視新聞]的影響,以至於不少人當自己的[相信]
>>受到挑戰時,第一件做的事,不是去找相關訊息查證,而是立刻啟動心裡的防衛,
>>然後再給別人戴上一頂大帽子,就說人家是[受到政客或電視新聞影響]連[無罪推定原則]都不懂...
>>哈哈哈
>我的那句用的不是肯定句。
>但是以上是否是您主觀的推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