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只把有機兩個字等於某種農法,或農作物的類別,那真是可惜了。有機初初是指生命狀態,這是圓心,是最基礎的解釋。如果人類不是因為干擾了太多大自然,或許我們不會如此意識到有機的存在。
如今,從圓心發出直徑,這一整個大圓圈,畫出的儼然是一種生活信仰了。大家會以為有機是農業專有名詞,是因為農業上承天時、下應土地環境,左右了人類飲食,有關鍵地位在。
但偏偏不受新時代青睞,失去了平衡的發展,整個地球都失去了原本的有機生命狀態,等到回過頭來確定要復興它才能得到健康的時候,有機變成新潮流、新農業、新商品,變成要賦予「有機」新的辭意去給消費者。
最後因為浮濫,必須管制「有機」兩個字的使用,重重認證與驗證,一切以科學數字為準則,能力所及者,得用,故大者恆大;擔心動輒得咎者,避之,以免觸法,先在邊緣且戰且走。
我原本想用本末倒置和矯枉過正來形容有機二字被應用的發展,但再想想,事情有這麼嚴重嗎?這世界上正在努力要實踐「有機」生活理想的人,都值得被鼓勵才是,枝枝節節的過程,或許也是必然,「慢慢調整」就是了。
蔣勳的生活十講一書中,在最後一章「新食代」裡如此寫著:
「所謂的有機就是一切東西都可以再轉化、再延續,而不是一個速成、絕望的狀態。它可以很安靜、很沉默,卻是源遠流長的。物質的永續狀態,或是生命的永續狀態,就是有機。」
源遠流長,每個生命體的希望就是這四個字,不是嗎!
書中還寫到:
「有機是個大理想,不是一下子就能達到,需要大家慢慢去重新反省過去生活裡的很多問題,並從中做一點調整。譬如建立一個觀念,好的食物即使再貴都要買。好吃的食物,讓身體健康,同時,也可以避免產銷不平衡的問題。」
其中「慢慢」兩個字,點醒了我;而「調整」兩個字,則是我覺得從蔣勳文章裡學到非常貼切的動詞!有機的重點如果是「源遠流長」,不管在農業、在人體、在地球,都無法瞬間改變、一蹴即成。
「問題」是以很細小的型態藏在我們的生活裡的,要慢慢挑出來看,好好想調整自己的方法,實踐自己理想中的有機生活,難的不是改變,而是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