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iis村民活動中心
suiis村民佈告欄
|
||
|
||
|
李偉文 的專欄 假日到朋友家聊天,時近中午,從廚房傳來一陣聲響後,他們正在大學讀理工科系的兒子居然端出了好幾道看起來頗費工夫的菜餚。 訝異之餘不免追問,這個一般人眼中的理工宅男,如何學會這些有點難度的菜色,他有點得意的說:「這是高中的寒假作業,之後每到過年就會跟奶奶學個一道兩道的。」 原來建國中學高一的寒假作業就是要求學生跟長輩學做一道菜,不只是要確實會做,而且必須寫出四項作業,包含跟這道菜有關的味覺記憶、美食軌跡、傳家秘方及內功心法。 當作寒假作業的原因是要他們利用過年闔家團圓時較有時間與心情,同時可以利用這個作業跟家人及長輩對話,透過家傳的菜來重溫家人的共同回憶,甚至由飲食來追索家族歷史發展的痕跡,味覺的記憶往往包含了許多情感的連結,這比單純要學生幫爺爺奶奶做口述歷史還來的生動,更是現在提倡「青銀共融」世代理解最好的工具。 尤其自古以來華人總是很在乎吃飯這件事,從古代的漢書就這麼寫著:「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甚至道貌岸然的孔老夫子也這麼說:「禮之初,始於飲食。」 除了「吃」是所有生命最基本的天性,飲食甚至可說是人類文明產生的原動力呢!英國牛津大學歷史學教授就曾這麼說,食物是世界史裡最重要的課題,發明烹飪,因此發展出共同進食的社群,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分水嶺,然後隨著飲食的複雜與儀式化,吃東西對人類已經不再只是為了活下去,而有了文化的意涵,然後畜牧的發展,從狩獵道生產,再來農業的發明,更是人類文明進展的里程碑,直到近代飲食工業化,食物大量製造與長途運輸,更與現今的環境,生態及人類的未來息息相關。 也因此,每個地區,每個民族,甚至每個家庭都會發展出獨特的飲食文化,而且每個人小時候吃媽媽親手煮的飯菜,是一輩子幸福難忘的滋味,食物擁有讓全家人共享美好人生的力量。媽媽的菜或許比不上外面餐館的豐富,可是我們真正感受到的不只是食物的味道,而是整個用餐的氛圍,以及留在記憶中的愛。 只可惜,現代人生活愈來愈忙碌,再加上外食又太方便了,所以能夠全家人在一起好好吃頓飯的機會似乎愈來愈難得,不過近年也有許多朋友開始重拾作菜的興致,在周末假日較有較有空閒的時候,么喝全家人一起下廚。 甚至有不少進入熟年的朋友,即使已進入空巢期了,反而會邀約些朋友一起共食共煮,因為煮菜已經是在這個這麼令人焦慮不確定的時代裡,很具療育效果的樂趣。 電影《美味關係》中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話:「你知道我喜歡烹飪的原因是什麼嗎?因為當下班後一切都不明朗,但我回到家時,可以非常確定,把蛋黃、巧克力、糖和牛奶混在一起會變得黏稠。那是一種安慰!」 當我們清楚看見每一個步驟,當我們獨力創造一種東西,整個過程的確定性可以讓我們非常安心,從而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和與這個世界明確的關係,這種篤定讓我們嘴角上揚,產生小小的幸福感覺。 或許讓我們趁來得及的時候,跟家中長輩討教他們的拿手菜,同時也把自己的私房菜教給兒子們,讓家族的記憶凝聚在這些傳家菜裡。 ....(聯合報元氣周報專欄) ※以上文章純屬作者見解,非本站立場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
|
|||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4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