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news
靜坐呼吸 練甩手功 增強免疫 遠離缺氧
醫藥 | 人間福報 陳玲芳 |2021.06.08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625820
國內疫情嚴峻,重症死亡人數增加,民眾人心惶惶,深怕一不小心就成為下個「確診者」。養生專家指出,避免染疫除應做好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等外在防護措施,也要進一步啟動身體內在的免疫機制、發揮保護作用,平時可以練「甩手功」與「靜坐呼吸法」,強化免疫力、幫助心臟減少慢性缺氧,維護身體健康。
網傳「新冠輕症患者,最怕快樂缺氧。這些病人只要醒著時不斷深呼吸,就能維持血液的氧氣度,不會因快樂缺氧突發惡化而亡」,專家闢謠指出,這時的「深呼吸」不但無法預防、緩解快樂缺氧症狀,甚至可能產生過度換氣,不建議此作法。
快樂缺氧(Happy hypoxia)是血氧濃度快速下降,二氧化碳來不及上升,大腦要換氣,導致患者缺氧卻沒感覺。新冠病毒患者確實會出現快樂缺氧症狀。居家隔離、未住院的確診者,可運用手指型血氧機自我監測血氧量,若血氧量低於百分之九十四,搭配觀察呼吸每分鐘超過三十次,應盡速通報一九二二或叫救護車。
蘿蔔蹲隨地可做
原地踏步抬大腿
心臟內科醫師林承箕表示,「甩手功」能幫助心臟減少慢性缺氧,可利用在家看電視的時間,站起來邊看邊動。甩手功的要領很簡單,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手自然甩動,手不要太軟或太硬,每數五下、就蹲一蹲,對全身血液循環與呼吸都很好。
林承箕說,李鳳山師父推廣的「平甩功」相當有名,任何時間地點都可練。起初一次做不到三十分鐘,可以分成兩次或三次。剛開始甩手,可能會沒感覺,甩個三、五分鐘之後,多半覺得手發麻、發脹、氣血不足,但是繼續甩,甩久了,會慢慢發熱、出汗。
此外,「快走」是比游泳、打球還容易的運動。但礙於居家防疫、空間有限,「蘿蔔蹲」成為隨時隨地可做的簡易運動。如為行動不便的老人家,無法進行複雜動作,建議扶著桌子、牆壁或是窗戶,總之是不會滑動的物件,就地練習「原地踏步」,盡可能將大腿抬起,膝蓋與桌面、窗框同高,一樣能達到運動效果。
站著也可以靜坐
身心靈回歸平衡
疫情期間,多數人被迫關在家中,身心壓力指數大增。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強調,此時有助減壓養生的舉動是「靜坐」,不只是佛教徒,習武或練習瑜伽的中西方人士,都以「靜坐」來修身養氣。 不少論文顯示,「靜坐」作為輔助治療,有助減輕病人的焦慮抑鬱、改善失眠等症狀,甚至可減低痛楚的程度。
洛桑加參說,靜坐時什麼也不用想,只集中在呼吸,練習腹式呼吸,提升肺活量,讓氧氣帶動體內循環與新陳代謝,同時精神進入「安詳寂靜」的深層放鬆狀態,讓身心靈回歸平衡。深呼吸時,吸氣愈慢愈深愈好,感覺一下肚子緩緩向外膨脹,像顆氣球一樣,吐氣時鼻子慢慢把氣吐盡,肚子慢慢往內縮。
很多人以為靜坐一定要「坐著」, 洛桑加參說,其實靜坐最好方法是「站著」,這樣脊椎才會挺。練呼吸時,嘴巴閉著,用鼻子吸氣後,憋氣一秒、再用鼻子慢慢吐氣,約做二十一下,副交感神經才會慢慢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