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人造蛋上市之後,現在還有人造雞肉,美國加州一家肉品公司以植物蛋白來取代動物蛋白質,推出了幾可亂真的人造雞肉,它的口感遠比現有的素雞和素肉,更像正港的雞肉,而幕後關鍵技術的重要推手是來自台灣的食品科學家謝富弘,半島電視台記者特別前往工廠生產線,一探究竟,同時找來民眾試吃,雖然大家都說好吃,不過口感顯然還是有進步空間。>>
不論是火烤、油煎,還是煙燻,各種肉類製品是老美的最愛,份量愈大愈好。廣告:「牛肉在哪裡。」
美國人平均一年可以吃掉270磅肉類,相當於122.5公斤,是名符其實的肉食動物,估計到了2050年,全球肉食需求會暴增7成5,到時候光是靠養殖畜牧,恐怕也生不出這麼多牛豬雞鴨,有業者未雨綢繆。
「超越肉類」公司創辦人伊森布朗:「我聽從自己的內在召喚,投入此一行業,一是為了保護動物,二是環保,三是人體健康。」
以往做成素雞、素肉的豆製品,滿足不了饕客的口腹之慾,現在的全新科技從植物原料裡,提煉出蛋白質,做出以假亂真的雞肉來。
記者vs.業者:「你的產品特別在哪裡?它的美妙之處在於其質地結構,跟肉幾乎沒有兩樣,雖然不是百分之百一樣,但也有70、80%,我們還會繼續努力,直到客人同時看著雞胸肉和我們的產品,卻完全辨別不出來。」
業者雄心不小,希望自家的仿葷產品,從口感到營養成份,都能取代真正的肉類。業者:「我們在這裡進行食譜研發,我們現在要來做雞肉法士達。」
業者:「好了。」記者:「很好吃,根本吃不出來。」
記者親自試吃,大讚歐伊喜,這項替代肉品技術算是十年有成,其中的重要推手還是台灣科學家謝富弘,而源頭就在密蘇里大學的實驗工廠裡。
業者:「我們產品第一次現出原形,把乾溼原料全部混合在一起,攪拌成漿狀,出來之後就是這個樣子。」記者:「看起來真的很像雞肉?」業者:「接下來把長串雞柳,送進機器裡去,切成一節節的雞柳條,我們放進汁液、香料和調味料,然後再進入烤架,烘烤表面,這樣賣相比較好。」
全程只花90分鐘就可以搞定,比起真正的雞肉要省時、省力更省能源。旁白:「光是一磅重的雞肉就要耗費468加侖的水、2磅穀物飼料,所用的化石燃料,是種植作物的9倍之多。」
雖然替代肉品好處多多,但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在於挑嘴的食客能不能接受,找來BBQ烤肉餐廳大廚用替代雞肉,做出三明治,邀請現場客人來做評斷。
餐廳顧客:「吃起來的確像雞肉,你覺得呢,醬汁也是雞肉醬汁,如果肉類不是餐點的主角,那就馬馬虎虎還可以。」
這一群無肉不歡的客人,一吃就知有沒有,對替代雞肉仍然持保留態度,看來仿葷肉品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人工牛肉漢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