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怎樣幫助減低生膽石的風險?文:盧麗愛醫生
盧麗愛醫生 Dr. Irene Lo
香港註冊外科醫生,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全素食多年。積極提倡吃全素全穀及食生。
自古以來,醫學界觀察到患膽石的人士多是肥胖、中年、女性、白種人居多。但在這個以西式快餐和精製食物為主導的年代,患膽石的人,不論是國籍、性别,都越見年輕化。膽石的形成,與其飲食習慣息息相關。你吃什麼、怎樣吃,都同樣重要。
膽汁是由水(85%),膽鹽(10%),粘液、膽色素(3%),脂肪(1%)和膽固醇(1%)所組成的。膽汁中,膽鹽這成份的功能最重要,它是一種帶有溶解性的物質,用來乳化食物中的油脂成份,令油脂可以妥當地被消化和吸收,同時也令膽汁中的脂肪和膽固醇成份能夠維持在液體狀態,以免出現沉澱。如果以上成份的比例失去了平衡,便會導至膽汁濃度過高而產生沉澱,繼而演變成膽石。由於膽囊是一個儲存膽汁的地方,所以膽囊裡面的膽汁在正常情况下濃度就已被濃縮了大約五培,因此假如膽汁濃度長期持續性偏高,膽囊就是第一個生石的地方了。
什麼情況會導致膽汁成份的比例失衡而形成膽汁濃度偏高呢?
4. 長期不全面的飲食餐單:
在消化過程中,食物所含有的脂肪,會刺激膽囊收縮去幫助分泌膽汁來配合全面的消化。如果在餐單中脂肪的吸收長期是零又或過少,例如長期實行一些不全面或速效瘦身餐單,膽囊在餐後就沒有了足夠的刺激去收縮,形成膽囊中的膽汁滯留,有機會形成沉澱,引發生石。人體需要脂肪,但不是含膽固醇高的動物性飽和脂肪,而是需要植物性的不飽和脂肪,可由各種果仁,種子類或豆類提供。
5. 長期從食物中或藥物吸收額外的雌激素:
日常多肉食、多吃動物產品、長期服用更年期替代雌激素、避孕藥和懷孕期間,都是讓身體暴露於額外雌激素的原因。這些額外的雌激素會導致膽汁中的膽固醇成份增加又同時降低膽囊的收縮功能,間接造成膽汁濃度提高而引發沉澱和膽石的形成。
總結:
食肉的很多其他壞處,不在這裡詳述了。但是針對生膽石這個課題而言,選擇素食很明顯地可幫助維持膽汁的正常濃度,減低生膽石的風險。不過,素食之餘也一定要配合各種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犯上以上提及的各種陷阱,才可以真正達到減低生膽石的風險。
恆定,後學認為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也會減少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