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主動吃素!癌友的飲食之道
恆定短評:終身不吃肉類~戒殺生是素食者的健康之道
【大塊文化】 2014年2月26日
臨床上,常看到一些出人意料的情形。譬如癌症病人的家屬或朋友,包括父母、兒女,燉煮了山珍海味、各種大補湯給病人吃,但病人根本吃不下,這些食物就堆在病床旁的桌上。其實,所有進行過化療的癌友都有這樣的經
驗:化療藥和標靶藥造成的第一個影響就在腸胃;很難過、吃什麼都吃不下,反而是一些清粥或清湯,比較好入口,喝下去比較舒服。
當開完刀後,經過了一個晚上,其實他們只想吃些清淡的食物,例如,一碗或溫或涼的清湯。不是他們不想享用美食,而是動過手術的傷口或化療、放療造成的副作用,讓他們根本無福消受。
營養是補到誰?
西醫一向主張癌症病人病後要吃高蛋白,甚至濃縮的營養品,以增加體力、營養和抵抗力。因此病人家屬花了很多錢買來食材,再細心燉煮給病人,但病人卻往往吃不下。癌友因胃口不好,吃不下高蛋白質的食物是一回事,
而我關心的則是另一個問題:這麼營養的東西,到最後是補到了誰?我們在種田時,「施肥」是很重要的一環,決定了稻子收穫的多寡。但何時要施肥很重要,有經驗的農人都知道,必須先將雜草除盡再施肥。如果雜草未除
盡就施肥,誰受益最大?當然是「春風吹又生」的雜草。
同樣地,補品落到癌友肚子裡,誰吃得快?當然是癌細胞吃得快。癌細胞要進化,成長要快,就像發育中的孩子,吸收營養比一般的細胞還快。它就像雜草一樣,吸收營養比稻子快。癌友在此面臨一個兩難局面:吃營養的高
蛋白食物,可能反而成了資敵的養料;不吃,又怕體力不夠應付難纏的癌細胞。因此,癌友要有選擇性的吃,吃雜草或癌細胞比較不喜歡吃但其實能帶來養分的食物。我個人覺得,素食就有這個功效。癌細胞也會吸收素食的營養,但成長的速度不會那麼快。
有很多年紀大的老人家得了癌症,腫瘤很大,但卻不會很快成長。因為老人家一般沒有吃牛肉等高蛋白質食物的習慣,他們本來的食量就很小,雖然沒有怎麼補到身體,但對癌細胞的殺傷力更大。
飲食的兩大原則:原味和清淡
飲食均衡、營養,才能恢復元氣,增強對各種治療的接受能力,健全體內的免疫系統,延緩其他併發症的發生。患者應視自己為正常人,不刻意多吃或少吃某種食物,只要是天然、新鮮、沒有發霉、未經加工的食品,都可以食用。
我個人覺得癌友的飲食有兩大原則:一是吃原味食物。不論是肉類或蔬菜水果,盡量吃「本來面目」的食物,少吃經過人工加工的食品。舉例來說,吃雞腿就比吃雞塊安全,因為你不知道以碎肉製造的雞塊,在過程中添加了多少東西。全世界的速食業龍頭,都曾爆出使用劣質牛肉渣製作漢堡的醜聞,標竿企業尚且如此不顧企業道德和形象,我們對其他的速食要如何放心?
在此情形下,當然是吃接近原來面目的食物比較保險。例如蔬菜、水果最好吃自然生長的,如是有機食品當然更保險。但在素菜中佔相當大分量的豆類加工品,如果直接吃豆腐、豆漿等只經過初級加工的豆類製品,要比在製造過程中,不知道加了什麼東西的素雞、素肉、素魚,甚至魚豆腐、百頁豆腐等要安全一些。而精緻的白米、白麵,比起糙米,當然離「原味」遠一些。
吃「原味」還包括不吃基改作物及以其為原料的加工品。基因類農作物被「先進」國家吹棒上了天,種種好處說得哇啦哇啦,但其後極可能會產生的「流毒」,已經讓全世界精明的消費者及消保團體如臨大敵,戒慎恐懼。
很多人並不排斥基因農作物及其加工品,超市、便利商店、量販店、雜貨店中充斥著基因食物加工品。我建議癌友盡量不要食用這類食品。因為,如果讓我選擇,絕對不會把這些「高科技產品」吞進肚子裡,尤其是身體裡還潛伏著蠢蠢欲動的癌細胞時,誰知道它們會撞擊出什麼樣的「火花」?
至於那些加了許多人工添加物的臘味、醃漬物、燒烤、油炸及加了眾多人工甘味、人工香精、人工色素及一堆化學物的食品,我想所有的癌友都知道該怎麼做,毋須贅言。
第二個原則就是:要吃清淡的食物。一些西醫會在癌症病人做化療時,建議他們多吃蛋白質或紅肉,以獲得足夠的蛋白質。但我覺得那個時機並不適合大補特補。當然如果癌友胃口好,什麼都能下肚,那是最理想的狀況,但這種情形並不多見,大部分的癌症病人在手術、化療、放療後都沒什麼胃口,反而是清淡的食物較受歡迎。
主動吃素,被動吃葷
當然,我們很高興看到,許多癌友在生病之後,開始反省自己的生活習慣和觀念,開始嘗試做出改變,例如喜歡熬夜的乖乖的按時間上床睡覺了,而許多「肉食動物」也轉而開始嘗試吃素了。
對於這些為數越來越多的朋友,我的建議是:主動吃素,被動吃葷。我自己也一向奉行此一原則。主動吃素,不是讓你大快朵頤,大吃一些經過加工,以「幾可亂真」為標榜的素肉、素雞、素魚、素丸等「素食」,這些多數由轉基因食品為原料所製造的加工食品,而是盡可能去吃最接近原味的蔬菜、水果。當然,農藥殘留問題也不能掉以輕心。
另外,許多人鼓勵癌友生食蔬菜等農產品,包括沙拉或打成蔬菜汁。站在中醫師的立場,我並不太認同這種作法,因為很多癌症病人經歷過治療後,腸胃很弱,若直接攝取「生鮮」蔬菜,如果過量,也會產生問題。
依我的看法,還是傳統一點,煮一煮或炒一下,比較保險。至於「被動吃葷」,則是因應社會環境的一種權宜之計。雖然素食人口越來越多,但在社會中行走,難免碰到有人思慮不周,只準備了滿桌葷菜或排骨、雞腿便當的
時候,這時若要求人家尊重你的素食習慣,未免小題大作、不合時宜。碰到這種情況,可看看滿桌的葷菜或便當,有什麼符合「原味、清淡」兩大原則的葷菜或「肉邊菜」,也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還是吃不飽或不過癮,借用癌友蔡維國的一句話:「沒關係!慢慢吃,不要緊張,我們配合大家時間,待出去時再喝喝牛奶,補充營養。」如此豁達,正是新手癌友可以學習的地方。
本文摘自《新手癌友》一書
(關鍵字: 慢性病 , 癌症 , 飲食 , 吃素 , 癌友 )
(筆成氣候)素食和社交
(澳門日報) 2014年02月28日
許多有意成為素食者的朋友,最大的顧慮其實一般都不是好不好吃、夠不夠營養,而是怕素食的習慣會造成親友之間的轟動和交際上的隔閡。作為過來人,我會吿訴那些朋友,任何改變都會有所牽動的。
以自己為例,我在十七歲時第一次戰戰兢兢跟家人說自己決定以後不再吃肉時,父母反應之大可想而知,兄妹也覺得很怪異,以為我受什麼刺激,想不通要出家了。我當時竭力向他們解釋,吃素跟出家沒有關係,甚至跟佛敎也沒有關係,我只是想實驗一下不用殺死動物而活下去是什麼感覺。本來就被懷疑有自閉傾向的書呆子在吃素的消息傳出去後,親朋好友開始跟我談關於素食的意見,大都向我投以一半驚訝一半憐憫的複雜眼神。因為那時我完全不知道素食應該注意什麼,經常只是吃肉邊菜,所以有一段時間變得很瘦,父母開始擔心我不夠營養。後來到內地上大學,要自己做菜,開始使用豐富的植物食材,身體迅速恢復,不再乾瘦,父母見到效果後也就放心了。
素食後,身體和精神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我覺得非常高興,大哥和妹妹先後被感染成為素食者。接着,那些最初反對得最厲害的同學、朋友也開始嘗試吃素。那些眞正試過素食的人,都很快嘗到我所經驗的改變,所以就知道那根本不是什麼特例,所謂的改變不過是歸常而已。
有人擔心吃素影響社交和做生意,我為此專門請敎過幾個做生意的素食者,他們的回答歸結如下:素食者確實會在許多方面遇到阻礙,特別是剛開始你會明顯感覺到自己跟別人之間有一道難以踰越的牆,你會傷心甚至絕望,有時還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眞的做了一個愚蠢的選擇。但是,時間長了,人們在習慣後,會對你的堅持產生一種敬重,信任度可能還會有所增値,雖然人們不一定會說出來。社交廣度可能會有所收縮,但深度卻反而增加。
我想起《韓非子》裡的一個故事:孟孫打獵時打到一隻小鹿,讓秦西巴帶回去,小鹿的媽媽一路跟在後面悲鳴,秦西巴於心不忍,把小鹿放了。空手而歸的秦西巴對老闆說:“我於心不忍,把小鹿放回給母鹿了。”孟孫大怒,臭駡一頓後把他炒掉。但三個月後,孟孫又把秦叫回來照顧少爺了。家人搞不懂,問孟孫怎麼先是趕他,又把他請回來?孟孫說:“他旣對小鹿不忍,肯定也不會害我的兒子。”
對於跟自己不同的行為,反對和生氣都是出於固有習慣的自然反應,但出於愛和慈悲的心,肯定能觸動別人的心,因為所有人內心深處都希望跟不好殺的人打交道。
跟上茹素熱(5):有機食材樂活料理 天然食感安心吃
生活 2014年2月27日
馬來西亞東方網
很多人總是將素食與沒有味道劃上等號。樂活(思源有機)健康料理為改變人們的這種觀念,提倡有機素食一樣可以吃出天然健康新食感!
樂活(思源有機)健康料理的所有食譜餐點,皆是由該店主廚陳栩駗和食譜規劃師林子精心研發而成。陳栩駗原本從事電腦行業,因為熱愛廚房走進餐飲的領域;而林子則擁有超過10年烹飪指導經驗,也是著名食譜及美食專欄作者。
「這裡的餐點,都是我們老板自己喜歡吃的。」陳栩駗笑說,一般大馬人的飲食習慣,大部分都愛吃重口味的食物,如肉骨茶、咖哩麵、椰漿飯等。但這些食物吃多了,難免讓人擔心會引發健康的問題。
「我們從這個出發點去構思,設計出讓食用者可以吃得安心又健康的食譜。」菜單中,可見許多吃了也不怕造成身體負擔的餐點,如豆奶咖哩麵、香辣飯、藥材素肉骨茶配飯等。
這時,店員剛好棒上一碗豆奶咖哩麵,呈現眼前的不僅是色香味全的麵食;陳栩駗還強調,咖哩醬料是由中央廚房以薑、香茅、辣椒等自家調配新鮮研磨,加上椰油爆香,再用豆奶取代椰漿。隨麵食上桌,店員還會貼心地附上辣醬,讓嗜辣的人自行添加。
「食材都是採天然使用, 天天吃也不怕消化不了。」林子補充,「餐廳用的素肉不使用傳統的麵筋,而是以大豆纖維做成。」傳統的味精易造成疲累、難消化、口渴等現像,甚至會對敏感體質的人,造成不適狀況。
「所以,我們的調味料也是以自家的有機黑黃豆醬膏、天然酵素等來調配,富含健康又營養。」
目前, 樂活備有約5 0 種單點食物; 自去年11月起,位於雪州哥打哥文寧(Kota Kemuning)的分店,率先推出有機素食的中餐(煮炒)服務。2007年,設立在雪州蒲種公主城首間的樂活(思源有機)健康料理,標榜著讓素
食多樣化及美味化的口號,這股精神亦延續至今。從原有的單點到增加中餐服務,帶給食客「煥然一新」之感。「以往大家總以為素食沒有味道,試過後也逐漸改觀。」兩人異口同聲地說。
循序漸進減葷食
對於才要准備從葷食改吃素食的人,陳栩駗通常會先瞭解對方愛吃什麼菜, 建議第一步由他所喜歡吃的菜開始。「從重口味改吃淡口味,需要循序漸進,先不要馬上吃生菜,更不必急於一時馬上戒肉。」把對方平時愛吃的蔬果類和豆類放大,再把肉類減少,慢慢改變是比較好的方式。
如何攝取均衡的營養,與個人思維有莫大的關係。「如果對方長期只吃單一的菜,不吃豆腐、菇類等,過於偏食肯定會不健康。」林子表示,即使是素食,只要在食物上多花一點心思,有助提高食慾。
「多吃粗糧,拒絕精致加工食品或盡量少吃。」生活自然才會更健康。
少肉多素真能降血壓嗎
2014年02月27日 環球網
據日本《朝日新聞》2月26日報道,日本國立循環器官疾病研究中心預防醫學部歷經數次研究發現,少吃肉並以蔬菜及谷物為主的飲食習慣有助於降低血壓。該成果目前已發表在美國的醫學專業雜志上。
該學部的研究員稱,他們查閱了2013年11月前發表的與此相關的258篇醫學論文,並集中對其中39篇進行了研究,還就血壓和蔬菜谷物的關系抽取了22000人進行了為期6周甚至長達22年的跟蹤調查。
結果顯示,常吃蔬菜的人比起愛吃肉類的人血壓要低2.2至4.8mmhg,平常以素食為主的人比起以肉食為主的人血壓低4.7至6.9mmhg,其中所謂的素食也包括乳制品、雞蛋、魚等食物。
至於為什麼吃素食能降低血壓,研究人員認為,素食除了蛋白質豐富以外,其脂肪、鹽分較少也是原因之一,“可以看出,飲食習慣對血壓有著極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