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還沒結婚,但我認同作者的想法,二個人在一起,能否一起成長和有良好的溝通,以及能否站在彼此立場為對方著想和互相體諒,變得很重要.
上次看到胡志強的專訪:有人寫信給他,因為他老婆出車禍的原因,讓寫信給的那位女士的老公不再常出門而常留在家裡陪她.
胡志強說:他常勸忙碌的朋友能多留點時間陪家人,但朋友總回答他:
很忙,沒時間,胡志強就反問:那你有時間吃飯嗎?
所以,我覺得在結婚之前多相處了解彼此,是很重要的,如果想走了久
了話,就像買房子一樣不能一喜歡就做決定,要多方面考慮.
現代人喜歡講求效率,結婚也講求效率,認識不到一年就結婚,
結婚不到一年就離婚,這樣的決定也為這社會造就不少玩世不恭
心態,進而傷害到了許多想認真面對的人.
當我看到某些玩世不恭的人,身邊的人一個換過一個的輕率態度,
似乎不在意他所造成的傷害時,我很想問,他們會不會把一年換過一年
逐漸退卻的青春,換成一首後悔莫及的晚年悲歌呢?
From:Subject: 你有準備好和對方一起走嗎?
> 已婚未婚都值得看…!
>
> 我先生一直在外商工作,出國開會,晚上應酬是常事。
> 我們結婚一年小孩就出生了,我先生工作更忙,
>
> 而我剛好也轉換一個新工作,早上7點半要到公司開早會,聽解盤。
> 我一個新手媽媽,不懂訣竅,小孩凌晨一點喝奶,清晨五點喝奶,
> 我的睡眠時間被分割,新換的業務工作壓力,也常常讓我失眠。
>
> 而我先生依然如常的上下班,我一肩扛起照顧小孩的責任,
> 有時凌晨一點起床餵奶同時,還一邊替他準備解酒茶水及熱毛巾,
> 因為他剛應酬回家。
>
> 小孩四個月大時,他爭取到美國St. Jose外訓行程一個月,
> 我們發生了很大的爭執,希望他放棄,希望他在家陪我,因為我累了,
> 新工作和照顧新生兒的壓力,讓我瘦的比產前還瘦。
>
> 我先生告訴我,我不懂他的志向,像故事中的邱先生,自比為大鳥。
> 我含淚讓他去美國,一個人早上送小孩去保母家,
> 下班接回小孩,週末去陪他父母吃飯。
>
> 一個月後他回來了,公司Promote他,他志得意滿,人生似乎很平順。
>
> 可是我的身體越來越差,我決定和他一起分攤照顧小孩的工作,
> 我請他晚上幫忙照顧小孩,讓我好好睡一個月。
> 他答應一個月不應酬,每晚回家帶小孩。
>
> 不到一個月時間,有天我早晨醒來,看到他坐在身旁,
> 他顯然是很早起床,要不就沒睡,他很慎重的問:
> 『老婆我問你,這半年來你照顧小孩,都是這樣睡睡醒醒嗎?』
> 我答:『是啊。』
> 他問:『妳怎沒說?』
> 我答:『我說了,但你體會不到。』
>
> 沉默了一會兒,他說:
> 『如果我累了,可辭職回家帶小孩,養家是男人的天職。』
> 但我告訴他:『他也不懂我的志向,我和他受同樣的教育,
> 我也有自己想要的人生,我也想被認同。』
> 《我們是在國外求學時認識,一回國就結婚。》
>
> 他沉默許久,很憐惜的看著我說:『老婆,妳真的好辛苦。』
> 從此以後,我先生很少應酬,一回家就換下衣服陪小孩。
> 但出差到國外還是少不了,我也不再阻止。
>
> 幾年後我們有了第二個兒子,生活更加忙碌,但我們很少爭執,
> 因為我們各自在自己崗位上發展,並且互相支援。
>
> 這幾年外商漸漸撤離台灣,我先生也面臨短暫失業,有天他對我說:
> 『老婆,妳有工作讓我減輕不少壓力,我可以慢慢尋找適合的工作。』
>
> 後來他到一家上市公司負責中國南方的經營策略,常常海峽兩岸奔走,
> 我還是一個人接送小孩,一個人上下班,週末陪他父母吃飯。
> 最近他有較長的時間在台灣,回想結婚這十年來,
> 他像大鵬鳥一樣四處飛翔,剛出社會時覺得太早結婚,
> 婚姻某種程度上是他的牽絆,但現在卻老想回家。
> 他說走遍世界各地,每到夜晚最想念的還是家裡的大床。
>
> 我倒覺得我先生越來越像我兩個兒子,回到家總愛黏著我。
> 我每天回家都聽兒子講學校發生的事,培養和小孩互動機會,
> 我先生也急於和我分享他工作上的大小事,我因為從事承銷業務,
> 對上市公司財務業務接觸廣泛,也常能提供他一些訊息及建議。
>
> 我的感覺是婚姻生活是兩人Compromise的結果,
> 沒有誰是大鳥,誰是小鳥。
> 如果你飛的比較快,記得停下來等等對方,兩人要心存感激,互相扶持,
> 讓兩人可以飛得久久長長。
> 畢竟…能夠一起飛,才是…人生最大的福氣。
>
> 『夫子曰:如果你沒有準備好和對方一起走,切勿輕言結婚!』
> 夫妻如果沒有共同的理想、抱負,其中一方就會像《良駒》一樣,
> 很痛苦地和《一般牛》擠在同一柵欄中吃食;
> 而《美麗的鳳凰》,也會很委屈地和《普通雞》一樣,
> 被關在同一籠中餵食。
>
> ------------幸福思考;聰明行動------------
>
> 幸福的保障,不在於別人的承諾,而是自我心態的調整。
>
> 在享受快樂的時候 ,做好擁抱痛苦的心理準備。
※此文原作者於2007/01/03 20:24:59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