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問題成為問題
我想當老公的責任不小
婚前是否有和另一半溝通好未來家務分工
有沒有向家人和另一半做好「前情提要」,總是家中要多出一名新成員啊......
好多事都等著適應和磨合
這些努力應該在婚前就開始準備起才是
倒是五六年級生成為「好媳婦」的比例比較少
說真格的,我真的很難接受這種帶有「代際歧見」的觀點
別說五六年級生結婚的比例也還不若前面年紀的女性朋友多
當作比較標準本來就有問題
作為一個女性
我會建議減少使用「媳婦」這種父權文化中帶有剝削與歧視意味的名詞
當一個新成員進入自己家裡
與其期待他無怨無悔的實現你自以為的「好媳婦手則」
不如先花點時間讓這位新「佳人」早日習慣新家庭呢
>【 在 晴空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認為好婆婆在台灣不多,至少我認識的親朋好友中大多是好婆婆,只要2個是惡婆婆,不過媳婦也很強悍,應該說電視那種委曲求全的媳婦,我還真的沒看過呢!
>而且我覺得現在的婆婆很可憐,要幫媳婦帶小孩,沒有錢拿,小孩有事(例如撞到、跌倒)還要被唸(例如:我媽媽)。記得我一個客戶問我:「你們吃素,回婆家,你婆婆會煮素食給你們吃嗎?」。我簡直不敢相信的回答:「當然是自己煮了,沒辦法替婆婆做菜已經很不好意思,怎麼可能還要她煮呢!」,原來這個客戶回婆家,都是坐在客廳等婆婆煮飯。
>可能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同,所以周遭的人的境遇也不同。現在會想要跟公婆住且完全不用婆婆幫她做任何事,十分孝順的媳婦....有看過,都是2、3、4年級生。如果是5、6年級生,則很少。
>
>
>>【 在 顓兒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相信大部分的長輩都是為子女著想的﹐可是感到似乎不是所有父母都會為子女的另一半著想(尤其是兒子的另一半)。說來這也有些“人之常情”也。從小看到大﹐從自己親戚看到鄰居﹐好婆婆在台灣社會好像並不多(我不是說地球上其他地方就特別好)﹐偶爾有那麼一個還會成為人家茶余飯後表揚的話題。真的看到過許多作人家婆婆的很囂張﹐媳婦做到吐血了她們也不會去憐惜﹐還認為“哪個人不是這樣過來的"...小時候每當看到這種事都會怒火中燒﹐甚至出門與那種人見面連招呼都不打。
>>
>>我的想法是﹐錯誤是不能包容的﹐不論它的肇始者是誰。從小(還沒上幼稚園)爸爸就告訴我﹐父母也都會犯錯的﹐他告訴我們當我們感到父母行為有所偏頗時﹐一定要心平氣和地提出來大家討論。因此家中氣氛一直溫馨無話不聊﹐小孩子也不會對父母沒大沒小﹐反而更加敬愛。反觀我那些同學的父母﹐相當有威嚴﹐父親一句話威如聖旨﹐誰敢彈劾﹖但是這種氣氛下長大的小孩會有某種程度上的閉塞及不平衡(我強調“某種程度”﹐不是完完全全﹐這種閉塞與不平衡有時是需要深度交往才明顯且因人而異)。東方社會中的父母較容易被傳統給“慣壞”﹕他們自己兒時也被壓抑﹐因此有樣學樣﹐一代傳一代﹐惡性循環。
>>
>>返回來講﹐婆媳問題真不是那麼簡單的問題﹐因為很威嚴的父母經常會變為很威嚴的公婆﹐且隨著年齡增長變本加厲(註﹕我所謂的威嚴是“從不在孩子面前成認自己有錯”)。我的建議是﹐不要蒙著眼結婚﹐如果妳知道在有爭執的當口﹐明明是妳有理﹐妳的心上人還是會幫自己母親說話﹐那這種人就讓給別人吧。父母有時真需要被糾正一下﹐都民國快壹佰年了﹐有的人還在家裡當皇帝。
>>
>>如果妳已嫁了且碰上個惡婆婆﹐嗯﹐我的看法是﹐一味委曲求全是助紂為虐﹐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偶爾也需要據理力爭。每個人都有尊嚴﹐不論個人年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