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iis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最愛
限時特價商品
» 更多
 
現在位置:討論區 / 綠色環保 / 開著牛排會議政府領導們如何抗暖化成功「?」

討論區/綠色環保 文章

主題: 開著牛排會議政府領導們如何抗暖化成功「?」
作者: 做個素食英雄吧
文 章 編 號: 第 228888 篇
發 表 日 期: 2014/12/15 8:29:43
閱 讀 次 數: 1041
此篇文章 回應:
回應此篇的文章:
推文人氣: (0)


開著牛排會議政府領導們如何抗暖化成功「?」 

環保英雄,素食先鋒看待國際新聞專業的看法,環保人士場外抗議不斷。
每年都如此。又擱置難解的議題。留給後代子孫不乾淨的地球。
新聞關鍵字~~素食  無肉 地球暖化 全球暖化 少肉 蔬食 全素 純素
 
 
擱置難題 氣候會談新協議打折
【大紀元12月13日報導】(路透電)
在秘魯首都利馬召開的聯合國氣候會談原訂昨天結束,
在延長1天會期至今天後,進展仍有限,研擬的是一份七折八扣的抑制全球暖化協議,而絕大多數的棘手難題則擱置至明年巴黎氣候峰會。
 
秘魯環保部長浦爾加魏達爾(Manuel Pulgar-Vidal)主持這次的會談,
他向各國代表表示,今天上午設法打破僵局的新協議未臻完善,但反映各國共識。
 
 
富國與窮國在秘魯歷經長達2周的會談,
仍在爭執如何著手分配削減全球不斷增加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以及如何在屆2020年時,兌現每年籌款1000億美元承認,以協助窮國對抗全球暖化。
 
利馬氣候會談原定要為遏止氣候變遷新的全球協議,敲定基石框架,
並將此基石框架送交明年12月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峰會,
研商出新全球協議,不過多數具爭議性的難題依然懸而未決。
 
1名與會代表在參與如何阻止更多洪災、熱浪、乾旱來襲,
以及海平面上升的會談休息空檔表示:「我們將棘手難題留待明年巴黎峰會解決。」
 
拉丁國家動員 盼抗全球暖化
路透社 – 2014年12月8日星期一
(路透利馬7日電)
個拉丁美洲國家今天宣布,計劃復育2000萬公頃的森林與農地,希望利用這片土地將碳儲存於天然植被,並減少會造成全球暖化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阿根廷、哥倫比亞、智利、哥斯大黎加、厄瓜多、瓜地馬拉、墨西哥、秘魯與兩個區域環保方案加入20x20倡議(20x20 Initiative)行列,希望2020年前順利推動這一大片地區的復育工作。
 
這項計畫初步將仰賴私人投資者提供的3億6500萬美元資金。
 
採伐森林等土地使用改變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15%,高於全球交通運輸產生的排放量。因此,避免森林破壞的計畫,有助於降低溫室氣體量。
 
總部在華府的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Institute)資深研究員維加拉(Walter Vergara)說:「除了以適當物種恢復原本植被與農林業管理外,未來還有更多避免森林砍伐的計畫。」
他說:「不過,這個構想是要盡可能永久保護森林。」
 
 
 
利馬氣候大會落幕 全球承諾抗暖化
 
 
閻紀宇 2014年12月14日  
 
 
利馬氣候大會落幕 全球承諾抗暖化
秘魯利馬氣候大會,各國政府各懷鬼胎,環保人士大舉抗議。(美聯社)
在秘魯首都利馬(Lima)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
第20次締約方會議(COP20)暨《京都議定書》第10次締約方大會(CMP 10),
經過30多個小時的「延長賽」,終於在當地時間14日淩晨2時(台灣時間15時),
就全球各國提出溫室氣體減量排放目標的基本規則達成協議,為2015年12月的巴黎氣候大會奠定基礎。
 
本屆大會有三個主要成果:一是重申各國須在明年3月31日前制定並提交2020年後的減排貢獻,
並對所需的基本資訊做出要求;二是在國家自主決定貢獻中,適應(adaptation)被提到更顯著位置,
國家可自願將適應納入自己的國家自主決定貢獻中;三是會議提出一份巴黎協議草案,作為2015年談判起草巴黎協議文本的基礎。
 
 
 
擬議中的巴黎協議,將取代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是2020年後唯一具備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氣候協議,
也將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新的核心。利馬氣候大會從一開始就肩負著為明年巴黎大會鋪路的重要使命,被視為多邊氣候談判的關鍵階段。
 
在談判過程中,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之間分歧嚴重。經過再三妥協,各方決定取消旨在驗證目標是否充分的事前評估等環節,
協定內容有所減弱。對於各國提交竹減排目標,公約秘書處將於11月1日前將其匯總為報告。
 
開發中國家一直訴求的資金問題也獲得進展,聯合國「綠色氣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獲得的捐資承諾已超過100億美元,
儘管距離在2020年達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還很遙遠,如何實現捐助承諾的路線圖也不清晰,但仍帶來正面的訊息。
 
 
 
邁向巴黎氣候大會之路
 
*2015年2月8日至13日:UNFCCC在瑞士日內瓦召開會議,為巴黎協議擬定藍圖。
 
*2015年第一季:各國提出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期望能讓全球均溫上升不超過攝氏2度(與前工業時期相比)。
 
*2015年5月:巴黎協議藍圖出爐。
 
* 2015年6月3日至14日:UNFCCC在德國波昂(Bonn)集會。
 
*2015年下半年:UNFCCC第三輪談判。
 
*2015年11月1日:秘書處將各國目標匯總為報告。
 
*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UNFCCC在巴黎近郊的勒布爾熱(Le Bourget)舉行第21次締約方會議(COP20)。
 
 
 
首見! 溫室氣體減排 全球196國允諾
【2014/12/15 聯合報】
 
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的聯合國氣候會議在延長卅二小時的馬拉松會談後,一百九十六國的協商代表終於在十四日早上達成協議,這是史上第一次所有國家都承諾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但環保團體批評,這項協議只是被打了折扣的妥協結果,在中國大陸反對下,協議未要求檢討減排效果,不足以達到減緩全球暖化的目標。
 
利馬協議為對抗氣候變遷建立全新的架構,有別於一九九七年的「京都議定書」僅要求富國減排,新架構要求所有國家減排,各國政府在未來六個月內(明年三月底為非正式期限)提出各國國內燃煤、石油和天然氣的減排計畫,這些計畫將公布在聯合國網站上,做為各國領袖在明年十二月巴黎氣候高峰會上簽署協定的基礎,協定預定在二○二○年生效。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長克莉絲蒂娜.菲格拉斯說,利馬會議找到定義富國與窮國責任的新方法,「是重大突破」。但有關如何減緩暖化的艱難決定必須留到巴黎峰會。
 
為期十二天的聯合國氣候會議原訂十二日結束,但窮國與富國對於協議的用詞有爭議,會議延長卅二小時,差點破局,直到十四日早上才敲定。
 
十三日一整天都在討論協議的用詞,開發中國家認為協議內容未區分富國和窮國的責任,最後改為所有國家有「共通但不同的責任」後,才定案。
 
協議的目標是限制全球暖化現象,全球平均氣溫不得比有工業之前升高攝氏兩度。
 
但環保團體批評,利馬協議是為拉近窮國與富國歧見的半吊子妥協產物。
 
非營利機構和窮國原先希望強制富國提出有關他們對氣候變遷和其他金援承諾的資訊。他們也尋求嚴格評估各國承諾的整體效果。
 
但在中國大陸反對下,協議並未要求各國提出有關承諾的詳細資訊,也未要求更嚴格檢視是否接近達成攝氏兩度的目標。協議也未要求富國在承諾中提出對窮國的援助。
 
協議討好以大陸和印度為首的開發中國家,過去的草案要求開發中國家承擔過重的負擔。印度環境部長賈維德卡爾說:「我們得到我們想要的。」他說協議保留一九九二年會議提出的觀念:富國必須帶頭減排。
 
以美國為首的富國也很滿意,富國認為現在該是成長快速的新興經濟體減排的時候了。大陸已超越美國,成為溫室氣體排放最大國。美國氣候變遷特使史登說,上月美中達成的減排協議,有助於找到拉近窮國與富國歧見的新方法。
 
 
為明年氣候峯會定框架  聯合國訂出減排決議
2014年12月15日 
聯合國在秘魯利馬召開一連兩星期的氣候會議(圖),在應發展中國家要求大幅降低減排目標後,昨日(周日)凌晨終於訂出一份各國均同意的決議,為明年在巴黎舉行的氣候峯會定下框架。
這次會議旨在讓各國在峯會前互相摸清減排底線,會上有發展中國家指先進國家與窮國的減排義務有別,這點在最初的草案中未有被釐清,指摘發達國家推卸對抗全球暖化的責任。
經三次修改後,最終草案註明各國對全球暖化有「共同但程度互有差異的責任」;關於各國需否提供碳排放量化資料的條文字眼,亦用「可能」代替「將會」;同時豁免對最不發達國家及島國的約束。整份決議文件沒有任何實質減排方案計劃,只列出多種選項供各國選擇執行。
世界自然基金會氣候政策主管史密夫批評,文件的字眼經多次弱化後,已變得軟弱無力。
美聯社/法新社  
 
 
 
 
潘基文:對抗全球暖化機會稍縱即逝
中央廣播電台/ 2014年12月10日  
在出席利馬(Lima)會議的部長們,正針對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展開新協議談判之際,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9日呼籲國際社會,捉緊正在消逝的機會,抑制全球暖化問題。
 
潘基文在祕魯首都利馬表示,目前仍有機會可以達到國際同意的溫室排放上限,也就是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準的攝氏2度以內的目標。但他也警告,機會之窗正在快速的變小之中。
 
世界各國代表正聚集在利馬,再度推動歷史性協議,降低威脅未來世代的碳排放量。這次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協商,將從12月1日進行到12日。
 
中國大陸已承諾,廢氣排放量將在2030年前後達到最高峰。美國的目標是在2025年之前,將排放量減少到較2005年少26%至28%的程度;歐盟則計劃在2030年前,減量到較1990年少40%的程度。
 
  
 
幼形隱板石鼈從赤道熱帶海域北移至小琉球,該物種的遷移也成為全球氣候變遷的警訊。
2014-12-08 
 
幼形隱板石鼈(Cryptoplax larvaeformis)是太平洋赤道熱帶海域常見的物種,
隨著全球暖化,幼形隱板石鼈開始北移,高雄師範大學的研究團隊在小琉球發現該物種,
寫下幼形隱板石鼈首次現身台灣的紀錄,該物種的遷移也替全球氣候變遷提供警訊。
 
小琉球近年強調環境保育,推行「遊客總量管制」,當地的解說員即是在管制區內的潮間帶進行導覽時,注意到幼形隱板石鼈,證明努力多年的保育已出現成效。
高師大地理系副教授羅柳墀帶領的研究團隊表示,保育成效已逐漸展現出來,小琉球地處於南海和台灣海峽的重要交界,若能加強生態保育,即可提供氣候變遷的警訊,因此絕對不能輕忽其重要性。
研究團隊表示,幼形隱板石鼈是夜行性動物,生活在珊瑚礁的間隙中,食用藻類,體型如蠕蟲,身體可延長至15公分。
 
 
 
 
全球暖化海冰增謎團解開
海流令南極變冷
2014年12月08日
 
 
氣候變化令各地溫度上升,尤其北極海冰復有融化趨勢,但南極就剛好相反,變得越來越冷,甚至近年有衞星圖發現南極的海冰覆蓋增加,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美國科學家近日成功破解這個謎團,指因為南冰洋不像北冰洋封閉,海流令熱氣遠離南極,令南極保持寒冷。
 
臭氧層破洞有保護作用
科學家比茨(Cecilia Bitz)解釋,北冰洋被亞洲、北美洲和格陵蘭包圍,只有狹窄的口岸與其他海洋接觸。
相反南冰洋周邊都是海洋,熱力容易散去,「南冰洋被深海包圍,大部份深海都隔熱」;加上降雪增加令冰架範圍逐漸向北擴張,這些冰架一旦與北面較熱的海水接觸就融化,從而形成緩衝區,令南極洲更容易結冰。
比茨續指,風向亦是另一個因素,因為它令海水向北流動,令熱氣遠離南極,只逗留在北面。此外,臭氧層破洞對南極起了保護作用,因為破洞引發空氣流動,令南極地區的風力較以往增強,從而減少地球暖化帶來的傷害。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  

 

 
護生

 


發表  回覆   引用  推文  相關  精華區  轉寄  板公告
不知道哪些蔬食餐廳有推出聖誕大餐? (作者:林凱菲)
在這個星球上8個最素食友好國家 (作者:做個素食英雄吧)


猜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內容: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5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