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植物肉市場的快速成長,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關心產品背後的成分。法國原料研發商 MANE 與高等教育與研究機構 ONIRIS VetAgroBio 近期展開一項創新研究,致力於開發更天然的原料,來取代植物肉中常見的添加劑——甲基纖維素(Methylcellulose)。
甲基纖維素是一種常見的食品添加物,能幫助植物肉產品在加熱後「結構成形」,也就是讓素漢堡在煎過後能夠紮實、彈牙、帶點黏性。雖然根據消費者調查,實際會刻意避開甲基纖維素的歐洲消費者只有少數,但隨著「簡潔成分標示(clean label)」的呼聲高漲,許多廠商仍積極尋找更天然、消費者更願意接受的替代方案。
研究團隊的天然配方:蠶豆蛋白 + 酵素 + 甜菜果膠
這項研究針對一套全新的結構配方進行測試,選用以下三種天然成分來模擬甲基纖維素的功能:
- 蠶豆蛋白:提供主要蛋白質結構
- 漆氧化酶(Laccase):這是一種酵素,能幫助蛋白質之間產生「交聯」結構
- 甜菜果膠:來自甜菜的植物膠質,則在其中扮演「媒介」角色,幫助穩定蛋白質之間的連結
研究團隊共製作了 17 種不同配方的黃豆基素漢堡,並邀請感官測試小組進行評估,針對「紮實度、濕潤度與黏著度」等關鍵口感特徵進行比較。
成果初現,仍有挑戰
研究結果顯示,這套新配方獲得的整體評價高達 0.94 的偏好分數(滿分為1),展現出可取代甲基纖維素的潛力。然而,研究人員也指出,目前仍無法完全複製甲基纖維素的所有技術特性,若要達成真正的 clean label 解方,仍需持續優化。
這項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起點,未來可作為開發「不含甲基纖維素的植物肉」配方的關鍵基礎,有望帶動整個產業朝向更天然、更透明的方向發展。
MANE 的業務開發經理 Fanny Dézert 表示:「我們致力以科學為基礎,面對每一項挑戰。我們與 ONIRIS 的合作,就是希望透過創新,為產業與消費者同時帶來實質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