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咖啡豆是有加牛油阿
也有的有加入香草精
也有加入肉桂
等等的東西喔
∼不過∼
吃素也不是就不能喝咖啡摟
因為以上得作法
都不是
台灣人會烘的手法
因為台灣人喝不慣這樣的咖啡
每個地區的炒咖啡豆方式不太一樣
以分區來說
有東南亞 歐洲 美洲就有不同特色摟
至於什麼樣的地區會在炒咖啡豆後
又加入牛油
答案是 越南豆 (越南豆不是指越南產的咖啡豆喔)
而是
越南地區的人
他們在炒咖啡的時候
通常會在最後工序上加入牛油 或 奶油
其主要的目的
是為了要讓咖啡更香更濃
還有一點奶香味當然咖啡外觀上本身也比較會油亮油亮的
而這樣的咖啡通常會有個特色
第一通常是低海拔豆
東南亞的咖啡多半會使用也就是羅姆或稱羅巴斯塔ROBUSDA的咖啡豆
第二
也因為這樣的豆子特色較為重苦重香氣 所以通常會用中深∼深烘焙(也就是看起來比較黑的)
第三
通常只要是深烘焙的豆子 會很容易出油只要剛烘好後溫度稍高就會開始出油也會比較油亮
其出油的目的是為了要釋出油脂保護咖啡豆的氧化作用
PS..建議在挑選咖啡豆上面
1.盡量選擇100%阿拉比卡的豆子
2.如果喜歡羅姆的特性(重)那比例要低一點
3.盡量選擇中深烘焙就好
選擇的理由
1.阿拉比卡屬中高海拔豆 其土壤也必需要有一定的優質條件
也就是說羅姆豆通常隨便種隨便活的意思
2.特性上因為不適合太重烘焙也比較健康
如果只是喝重重黑黑焦焦的咖啡 那根把蔬菜炒到燒焦來吃有什麼太多的差異
另外一方面這樣的咖啡 咖啡因也會比較高喔
3.
羅姆豆比較重濃苦味道主要在前韻 所以剛入口的時候會有很濃的咖啡香後面拉出來的味道是焦香味
阿拉比卡重的是後韻 入口平順 剛入口或許有的人會覺得比較淡但回甘特性明顯 也不會有苦焦味
其實阿拉比卡的咖啡味並非比較淡 而是少了焦味 很多人不會分辨總以為焦香味就是回甘
阿拉比卡的咖啡豆反而比較濃 只是因為太順口了
所以不會煮咖啡的人會用原比例那會失去原味的特色
煮阿拉比卡豆 應該把咖啡液萃取的再多一些約20CC 在奶精和糖 應個人口味酌量減少1/3
以免過重的糖和奶 把咖啡的味道壓掉
同時也增加了個人的身體負擔
現代人喝咖啡的習慣
早期的人在咖啡廳喝咖啡常常都是加方糖
相信6年級生都會有聽過
而且咖啡是有一定生活水平在喝的人的飲料
喝的咖啡都是屬於碳焙咖啡
所以會給人咖啡就是要重苦濃 就好像吃中藥一樣
也因為這樣的習慣造就現在的人還是要覺得濃才是咖啡
苦跟濃應該是分開的
現代人喝咖啡的習慣已經慢慢在改變了
當然速度之慢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過去觀念被教育的太深了 已經有知識中毒(個人覺得很多非咖啡的觀念都是)
現在人所喝的咖啡偏向於不苦 不酸 但又要濃
其實喝咖啡是個人口味
所以同樣的咖啡 每個人喝都不一樣
至於未來咖啡的方向呢
不苦是一定的
但會開始偏向於微酸 或酸
這是屬於更專業的品飲領域了
簡單來說
煮水果果香的來源是? 當然是水果本身所以經過炒的化學變化下 適度的加熱是會讓香氣增加的
水果本身會有果酸 所以酸是正常的 可不是臭酸掉是不一樣的喔
如果煮到黑黑焦焦的又怎麼會有果香呢 當然就只剩下焦炭味了
而這樣的飲食習慣當然也不養生摟
也希望這樣的長舌
可以幫助想要更瞭解咖啡的人喔
另外
由於美洲地區過去的人民暴動動亂 加上天災的影響
咖啡的產量這幾年不如以往
再加上大陸市場內需供應量大
致使
咖啡原生豆價格已經日益上漲
未來可能會更不容易看到35元的咖啡摟
去年2010年底咖啡在台灣市場有一波的漲幅動作
在接下來價格可是會繼續攀伸
其實咖啡每個月都在漲只是不在末端的消費市場
也因此很多人還是沒有特別的感覺喔
相信很多物價的壓力鍋在爆發的時候
對市場會有很大的衝擊
在此也祝福大家能夠平平順順 快快樂樂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