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名字只是形式,善端在於本心。心正則行端。
古時,父母為子女命名都有其特殊含意。諸如佛法東來之前,便有禮載:「子生三月,父為其名。」而年二十行冠禮,則藉由卜筮鄰里親友,選出代表命字之人;所命之字,則為該生往後之代表名,亦即從此以字行。冠禮之後,僅皇帝與父親可呼其名,餘人但稱字以表尊敬其人。這時的名字意義在於「已非曩昔童稚,今後當以成人自勉」。
然則,意義之外,作奸犯科之流,也不乏名字極好之人。
及至民國,尊鄙父祖輩之人,名字不乏建國、建民,寶珠、寶玉,或是仁、義、禮、智、信一類。家父諱福財,其年輕時苦難亦沒少過;極端來看,當年的陳進興,名字多好!可是他犯下了多少慘絕人寰的罪惡呢?
是以,常人往往習慣「缺乏什麼,便由名字補之」。張曉風在〈人間副刊〉寫過一篇〈閩人的不安〉,文中以福建的地名為例,枚舉多數福安、永安、華安、詔安、南安,以及永定、寧化、寧祥、泰寧、建寧、壽寧等。然後,歸納了以下重點:
「起名字,類似向天神呈上一篇禱詞。而禱求,當然是求自己缺少的東西。人名中若有富字,大概不是出於什麼富貴之家。地名中有許多安,想來是身經憂患輾轉流離之輩吧?」
鄙人並非反對以佛名為子名,而僅僅只是想強調「人,未必盡如其名」而已。荀子〈非相〉篇有一意思與此相類,但舉而示之:「相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術......術正而心順之,則形相雖惡而心術善,無害為君子也;形相雖善而心術惡,無害為小人也......故長短小大,善惡形相,非吉凶也。」
尊意用心良苦、善念深遠,豈不美哉?然若執著於名之好壞,而忽略己之修身,及後輩教化養成,便捨本而逐末了。相信尊駕能通其理,並守仁義,發揚本心善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