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養人類皮膚上皮細胞作為人類皮膚的模式,可以用來測試發炎 反應
發炎反應是人體免疫反應的一環 他的機轉複雜 在此不做贅述 有興趣的人 再找免疫學的書來看
但是用培養上皮細胞來作實驗 替代動物實驗 這樣的實驗結果
可能會有問題
之前有人提到 動物實驗的結果不一定是和人體一樣
同樣的 組織培養 所做出來的結果 一樣是無法跟人體相比
甚至無法跟動物實驗相提並論
>2.器官培養的體外方法來測試特殊器官所得到的輕微毒性,一般檢
>驗動物體內器官是否中毒是進行器官切片來觀察其病理變化,而體
>外篩檢肝臟、血液、心臟、腎臟及神經系統所受的毒性已經獲有長
>足進步。
這一點 其實我是不知所云
如果意思是 拿動物的器官到體外培養的話 那結果不是還是要犧牲動物
而且很多藥物是影響多器官 然後彼此互相影響的
是否能夠透過這樣的實驗 就說沒有問題 其實還是有疑問
>3.肝臟細胞的培養技術更是發展良好,肝中毒的體外試驗來自包括
>分離之肝細胞、肝切片及分離灌流之全肝,甚至某些實驗已經利用
>人類肝臟細胞,此方法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實驗動物的使用量,由兩
>三隻動物取得的組織就足以進行實驗,一般動物實驗通常需要用到
>20-40隻動物。
這個技術很好 不過仍得要犧牲動物 不是嗎?
>4.鑑定致癌物或遺傳毒性的遺傳毒理學體外試驗法則包括沙門氏菌
>(Salmonella)及小鼠淋巴球(L5178Y TK+/-)基因突變分析法和中國倉鼠卵巢細
>胞(CHO)染色體錯置及姊妹染色體互換(SCE)分析法
還是老句話 這樣得出來的結果 不夠保證絕對安全
>5.利用數學及電腦模式來模擬動物的各種生物學反應,可以補充及
>加強其他體外實驗不足的資訊,數學毒物動力學模式已經可以幫助
>毒理學家由體外的實驗數據來評估體外毒物動力學,而依據電腦之
>「構造-活性」分析可以將一般毒性反應與測試化合物之分子構造相
>關連起來,這種方法的確能增進了解與化學構造相關交互反應的特
>殊機制。
這個部分的技術 建立在 我們對於蛋白質結構的了解
但是這個部分 我們科學界還在努力中 大家不要過度樂觀
以上是小弟的淺見
提供大家參考
※此文原作者於2006/07/21 11:41:05修改過。